无公害生猪饲养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发布日期:2021-04-01 来源:黔农网 浏览:1187次
分享到:

11

一、无公害生猪饲养影响因素

1、环境污染影响猪舍的选址不符合卫生要求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栏舍设计建筑不科学,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通风不良,粪尿处理不当,造成猪场周围环境的空气和水源的污染。

2、违禁药品影响有相当部分的饲料生产厂家、饲料经销商及养猪户为追求效益,竟无视国家禁令,通过不同途径使用违禁药品,目前最为严重的是非法使用盐酸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此外,在饲斟中加入性激素、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安眠酮等)及肾上腺素等药物(如异丙肾上隙素等)。

3、药物残留严重超标目严重超标使用兽药不规范,滥用抗生素娄、磺胺粪药物,且无休药期。特别是在生猪患病时,大量地内服、注射、外用兽药现象严重,对有的猪还边用药治疗边宰杀上市,常常在宰杀后胃内、颈部注射部位还有药液,猪肉及内脏中兽药或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一些养猪户为增强生猪的抗菌、抗感染能力,长期在饲料添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导致生猪体内高残留。

4、超量使用添加成分配合饲料的主原料如玉米、麸皮、饼粕、鱼粉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合起来一般能达到饲养标准的需要(除特殊地区缺某种元素外),但现在所有预混料产品不考虑原料中的含量或为了增加饲养效果,甚至加倍添加,出现高铜、高铁、高锌的为数不少。铜是畜禽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元素,在日粮中必须配合一定量的铜。但因为高铜饲料有促生长作用,饲料生产企业常常在饲料中添加高出需要量几十倍的铜,故排出粪便变黑,使养殖户误认为设饲料吸收好,粪便更有肥效,铬、锌,铁等金属也都有提高瘦肉率的功效,同样存在残剧和污染环境的负作用。

5、饲料有毒特质和有害微生物含量超标饲料原料中有毒元素铅、汞,氟的严重超标,长期添加,便有中毒危险,并形成残留,威胁猪肉安全。

2

二、无公害生猪饲养措施

1、优选生产环境,建立养殖小区选择无工业废物和农药等污染源及大气、土壤、水质等环境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生态环境标准的地方,建立优质安全猪肉生产小区。在选址和栏舍建筑上,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对小区内的饲养专业户进行生产技术培圳,严格按照制定的优质安全猪肉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全部采用无污染的绿色饲料,在引种、产仔、生长育成到出栏整个过程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生产优质安全猪肉。

2、引导品牌经营,培育养猪龙头企业采取招商引资、加大扶持力度等优惠措施,培育和引导一些集提供优质安全饲料、良种、防疫技术、屠宰加工一条龙的养猪龙头企业,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统一品牌,统一检测手段,树立自己的市场形象和品牌。

3、严格兽药使用,控制药物残留,采月休药期生产休药期的确定取决于猪肉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代谢速度。一般应选用最后使用的几种药中的最长休药期和产品上市前休药期。在休药期内完全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饲料。合理使用兽药、药物添加剂。根据兽药种类、成分及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合理使用,对症下药,不乱用、不滥用药物。宜选择疗效高、作用强、代谢快、副作用小的抗生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