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 你关心的疫情防控相关问题看这里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云南三农通 浏览:1080次
分享到:

01 事关奥密克戎致病力和救治等,权威专家回应了这些防疫热点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从近期一线救治情况看,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率高吗?感染了奥密克戎的高龄老人、基础病患者等,当前如何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呼吸危重症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作出专业解答。
1.问:从近期一线救治情况看,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率高吗?
答:随着病毒变异,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奥密克戎导致的住院率、重症率、病死率都在大幅降低。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现肺炎症状)已经不多,重症(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接受无创、有创通气)的比例更小。
这与武汉保卫战期间新冠病毒原始株导致的症状有很大不同。当时,重症患者较多,一些青壮年患者的双肺也会呈白色,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但本轮疫情期间,从北京的定点医院救治情况看,真正因新冠肺炎导致要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只有少数几例。
2.问:感染了奥密克戎的高龄老人、基础病患者等,当前如何救治?
答:高龄老人,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正在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妊娠晚期孕妇等,免疫力较低,可归纳为脆弱群体。从目前救治情况看,他们感染新冠病毒后住进定点医院,大多数是因为原发疾病,但又因核酸阳性无法住进普通医院。这类患者的新冠肺炎症状不明显,治疗通常没有太大区别。
对于CT影像等临床表现为典型新冠肺炎的少数患者,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救治。
在北京的定点医院,对于部分有基础病的高龄患者,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经过治疗,如果患者的核酸检测已经转阴,也将逐步从定点医院分流到其他医院。

02“新十条”后昆明市疫情防控措施如何调整?解答来了!

12月8日,昆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昆明市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昆应疫指通〔2022〕144号),对我市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优化。就市民关心关注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具体如下

● 问题一:进入公共场所是否还要查验健康码和核酸阴性证明?

答: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重要单位、大型企业和重大活动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核酸检测及查验等防控措施。


● 问题二:如何确保市民看病就医渠道畅通?

答:全市所有医疗机构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患者进行拒诊,所有医疗机构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


在全市医疗机构门诊、急诊设置应急诊疗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可在紧急救治的同时进行新冠抗原或核酸检测。医疗机构中出现阳性人员后,对所涉及诊室即消即开,确保日常诊疗服务。


● 问题三:医疗机构对就诊人员的健康码和核酸阴性证明有何特殊要求?

答:进入医疗机构需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如不能提供,则现场采样后正常就诊;3岁以下婴幼儿、危急重症患者可免于核酸查验,仅查验陪诊人员;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凭健康码绿码和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办理入院,住院期间根据需要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发热门诊地址、电话及医疗机构信息将在媒体及时进行公布,以便市民查询就医。


● 问题四:中小学、幼儿园、托幼机构是否还要查验健康码和核酸阴性证明?

答: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坚持开展健康码和核酸阴性证明查验。教育主管部门将根据“新十条”的要求,针对具体情况,对中小学、幼儿园、托幼机构和教职员工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婴幼儿)的健康安全,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具体查验要求,以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通知为准。


● 问题五:通告中强调“核酸检测聚焦于感染风险高的区域和人员”,请问“感染风险高的区域和人员”具体是指哪些?有何检测要求?

答:“感染风险高的区域和人员”主要是指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和商场超市、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


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每日一检;商场超市、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每周两检;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 问题六:现已收治入院的阳性人员和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能否选择居家

答:对已收治入院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以及正在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自愿申请转为居家隔离。具体可向所在医院或隔离酒店提出申请,并耐心配合做好转运工作。


● 问题七:购买“一退两抗”药品要求有何变化?家庭需要囤积和抢购药品吗?

答:即日起,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不再进行实名登记,不再查验健康码及核酸阴性证明。


行业主管部门将采取多种举措,保障药店正常运营,畅通多途径购药渠道和配送环节。指导药店加大对症治疗的药品以及抗病毒药物的储备投放,满足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基本购药需求。


市民没有必要囤积和抢购药物。随着工作部署,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还是在医疗机构,这些药物是充足的。


● 问题八:为什么要倡导老年人疫苗接种“应接尽接”?

答: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所以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要。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同时,为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我市将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消除老年人接种疑虑。


具体接种地点,已经在市属媒体上公布。【点此查看】

温馨提示:您可以在“云南健康码”小程序中找到“新冠疫苗预约”入口就近预约接种。


● 问题九:来(返)昆人员是否还要进行报备、“落地检”?

答:取消来(返)昆人员抵昆前报备的要求,全市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和公路不再实施核酸“落地检”。


● 问题十:哪些感染者可以居家?居家自己如何做好治疗?

答:对于轻症、无症状的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自我照护。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也可以居家治疗。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感染者,也建议居家治疗。


对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仍然是由定点医院进行收治,来保证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居家治疗并不复杂。感染新冠病毒后,一般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如果没有症状,不用服用药物。居家治疗注意事项,具体可以参考已经对外公布的《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7号)》,或者咨询社区卫生机构。


03 核酸检测如何优化 居家监测如何进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核酸检测如何优化 居家监测如何进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具体如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相继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等多个指导性文件。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优化核酸检测、居家监测治疗、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老年人疫苗接种等热点问题作出权威回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摄

  核酸检测如何优化?聚焦较高风险区域和人员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强调要聚焦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和人员。”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主要从四个方面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

  一是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二是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四是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针对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介绍,重点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感染风险较高的,如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第二类是从业环境人员较密集、接触人员较频繁、流动性较强的,如商超工作人员、快递员、外卖员等。

  医务人员如何减少感染?加强科学防护和资源调度

  医务人员由于岗位特殊,每天会接诊大量患者,因此面临的感染风险极高。

  “为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医疗机构管理要做到一系列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

  郭艳红表示,第一,要加强医疗机构重点区域管理,如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医务人员要科学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努力将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要加强医疗资源调度和准备。

  第二,要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特别是要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和工作班次安排。

  第三,医疗机构人流量大,脆弱人群多,因此进入医疗机构要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患者要尽可能提前做好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同时,一旦有急危重症,患者即便没有核酸证明,也以救治为先,保证患者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哪些情况可居家监测?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明显下降,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型,所以重症病例很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可以居家观察治疗的,在此期间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有问题随时联系社区医生,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救治。

  王贵强表示,居家隔离和观察治疗是为了更精准有效地分层救治。居家隔离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内的成员尽可能少接触,如果接触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据介绍,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的房间要每天通风,最好单用卫生间,环境勤消毒。咳嗽、打喷嚏时,要拿纸巾盖住。同时,同住人员之间的个人物品不要混用,尽可能分开。

  高风险人群防护怎么做?落实预防性措施、做好应急预案

  老年人和儿童是疫情防控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而老年人又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对于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机构的疫情防控,郭燕红表示,要落实好预防性措施,做好应急预案。

  在预防性措施方面,要提醒和协助老年人、儿童做好手卫生。工作人员要规范戴口罩,减少机构内人群聚集和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在应急预案方面,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机构要做好相关预案,一旦发生感染,要科学进行分区管理。必要时大型集中化养老机构可派驻急救车辆,确保感染老人病情加重时能及时转运至医院。

  “希望老年人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为自己的健康护航。”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说,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下一步,将继续通过使用流动接种车、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和开通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等措施,方便老年人接种。

  居家治疗如何用药?对症用药、不必囤药

  针对群众关心的居家治疗期间用药问题,王贵强表示,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对症用药,但是不用囤药或大量购买药物。

  专家提示,镇痛药有很多药名不同,但成分相同,不要混在一起服用,只服用一种即可。如果用多了、吃多了,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有基础病的人群,要保障好基础病用药,不能断药。同时,抗菌药物也要合理使用,不能滥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吃了药,情况没有好转怎么办?专家建议,如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原有基础病加重、持续3天以上发烧超过38.5℃等情况,应及时联系社区医生。若病情加重,可直接联系120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