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榨油、赏花到酿蜜,田间小花成长为近百亿元产业的密码是什么?
政府引导规模筑基——
“种植规模是最直接的突破口。”罗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段苪说,20多年前,罗平县政府就锚定油菜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油菜种植规模扩大。
“每年从播种到收割,都会有农技人员全程为我们指导。”板桥镇金鸡村农户涂兴城种植油菜已有15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流转土地,他的种植规模已扩大到500亩。
如今,罗平油菜种植面积已从21世纪初的约30万亩扩大到2025年的超85万亩。油菜种植面积逐年递增,造就了坡地峰丛间连片花田美景的蔓延,也为全县的菜籽油产业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原料供应。
“这是个正循环。”罗平县文旅局副局长孙露露解释,“规模越大,景观越震撼,吸引游客越多,越能带动农户增收,老百姓种油菜的积极性也就越高,而规模的持续扩大,又能吸引更多新业态。”
科技强链提升附加值——
“单纯卖菜籽利润太薄,必须拉长产业链。”段苪说,近些年,罗平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一批菜籽油精深加工企业,并提供土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升级技术设备,开发高端菜油、调和油、礼品油,丰富产品品类。
“我们引进的现代化低温压榨设备,每年可加工菜籽3万吨,产油1万吨,能最大程度保留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富锌农业销售部门负责人石磊介绍,公司生产的菜籽油因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在省内畅销,还远销广东、浙江等地。
融合业态打造品牌——
自1998年以来,罗平连续举办了20余届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延伸出国际摄影大展、花海马拉松、乡村摩托嘉年华等10余类子活动,让“罗平油菜花”从一处季节性景观转变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油菜花+”旅游品牌。
2025年罗平马拉松赛事期间吸引了国内外1.5万名跑者,带动超过30万名游客到访,显著拉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链条。
“以前只晓得春天来看花,没想到夏天骑车也这么爽!”来自贵州铜仁的摩托车骑手田勇感叹道,他刚刚结束2025云南省乡村摩托嘉年华罗平站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