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农民日报》报道云南砚山县特色种养产业
发布日期:2020-07-20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1482

1

农民日报版面截图

“2014年村里办了养牛合作社以后,我和妻子在村干部的鼓励动员下,就再没有出去打过工。妻子来养殖基地清扫牛圈,我负责喂牛,赚钱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日子过得不错。”走进云南省砚山县维摩乡脚巴底村的养牛基地,忙碌的王成光边喂牛边告诉笔者,他们两口子刚来时一年能挣5万元,现在每年已经能拿到7.8万元。

在村里,像王成光一样的村民有很多。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在砚山兴中牧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绍兴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着40多户贫困户风风火火地搞起了种植养殖。

近年来,该村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来运营,合作社通过努力,养殖牛的品种从最初单一的本地黄牛发展到现在的“夏洛莱”“西门塔尔”等多个品种,并流转了2000余亩闲置土地种上牧草和果林,用牧草作为一部分饲料来喂牛,然后再把牛粪发酵成有机肥,施用给果林。当地政府还安排畜牧部门的专家来指导村民如何种养结合。

有了政府、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加上社员们共同的努力,短短5年时间,合作社各品种牛的存栏就达到了600余头,草场2000余亩。陈绍兴说:“我们都一直坚持科学管理,所以产出的牛品质上乘,受到昆明、文山等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效益还是不错,我们6个月卖一次,一年一般出栏400头到500头,合作社一年分红的钱有10多万元。”

社员们从对养牛一窍不通,到如今各个成为种养结合的行家。陈绍兴说:“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发展种养结合产业,努力想成为新时代农民。过去只能靠天吃饭、只能发展传统养殖的农户们,如今也靠着养牛尝到了生活的甜头。”

“除了努力创新,就是要结合生态循环的方式来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养殖方式以后,不仅保护了青山绿水,也让牛的养殖更加科学,市场自然也就有了。”说起未来的规划,陈绍兴露出朴实又有些得意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