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5月18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5月季自主创新成果推荐会”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举办。活动集中展示1000余个“中国芯”月季切花新品种、8个低维护景观月季品种,并发布2项花卉智能决策与绿色种植新技术。记者:陈欣波素材来源:呈贡区融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布日期:2025-05-23 浏览:543 来源:新华社
村民在田间移栽秧苗(5月13日摄)。新华网发(马卫忠摄)  近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水稻移栽进入关键期,田间地头,村民弯腰插秧,农忙图景跃然眼前。今年,丘北县计划种植水稻10.28万亩,其中,八道哨彝族乡规划种植8000亩。(马卫忠)村民在田间移栽秧苗(5月13日摄)。新华网发(马卫忠摄...
发布日期:2025-05-19 浏览:689 来源:新华社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好时节,盈江县作为国家级产粮大县,2025年预计水稻种植面积超30万亩,其中机械化种植面积达13万亩。(完)(辛国杰李升宽)航拍水稻田(5月16日摄)。新华网发(李升宽摄)农户栽种秧苗(5月16日摄)。新华网发(李升宽摄)农户栽种秧苗(5月16日...
发布日期:2025-05-19 浏览:679 来源:新华社
强降雨来临时,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一些依山的临坡住房隐患重重,“挪床行动”正是基层防灾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挪床行动”主要是指将住在临坡处房屋内的群众,从楼下搬到楼上居住,从靠近山体的后屋搬到离山体较远的前屋居住,从而避开崩塌、滑坡冲击造成的危害。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行动,却...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89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昆明5月9日电(记者严勇)“一只老火腿,供出了几代大学生。”在宣威,这句俗语可谓家喻户晓,生动道出了宣威火腿这一支柱产业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方面的重要作用。宣威市地处云南曲靖东北部,驰名中外的宣威火腿便产于此地,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24年,宣威火腿全年产量7万吨,产值达115.2亿元。 ...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893 来源:新华社
《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中医认为夏季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立夏后应顺应天时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学会“养心”。参考:《健康中国》视频均由AI生成策划:张宋红记者:马丽娟、唐紫宸技术:于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布日期:2025-05-09 浏览:532 来源:新华社
在滇南群山的褶皱里红河哈尼梯田如同大地浮雕般自哀牢山巅层叠而下近年来当地不断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路径这片由哈尼族先民创造的“大地艺术”正以创新的姿态谱写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态传奇。这是2月26日在云南省元阳县拍摄的哈尼梯田风光(无人机照片)。2月26日,在云南省元阳县阿者科村,村民在驱牛犁田(无...
发布日期:2025-05-07 浏览:825 来源:新华社
5月初,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数百亩试验田如棋盘般整齐。一群年轻人正卷着裤腿在泥泞的田埂上穿行,时而俯身查看稻苗长势。在太阳底下,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在稻田旁的机耕路上,几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正在调试着大型无人机。不远处,由傣家吊脚楼改造的实验室内,手持叶绿素检测仪的研究人员...
发布日期:2025-05-07 浏览:989 来源:新华社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