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农技课堂 | 要想种好钝叶卷柏,需要掌握这些技巧
发布日期:2024-03-29 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阅读:2547

种植分布状况: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临沧市耿马县、永德县、镇康县,红河州河口县、绿春县,保山市腾冲市、龙陵县,昆明市禄劝,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楚雄州双柏县、曲靖市师宗县,玉溪市易门县,玉溪市新平县。


特征特性:发芽期4月,成熟期栽后第三年,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质,表面光滑,略具白边,在不分枝的主茎上接近,主茎上的叶略大于分枝上的,二形,绿色或黄色,边缘具细齿。分枝上的腋叶不对称,卵圆形到三角形,2.0毫米-3.0毫米×0.6毫米-1.2毫米,边缘有细齿。


中叶多少对称,分枝上的中叶卵状披针形或卵圆形,1.4毫米-2.2毫米×0.4毫米-0.8毫米,排列紧密,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芒长1毫米,基部斜心形,具细齿,或基部具睫毛。侧叶不对称,分枝上的长圆形,外展,相距较远,2.2毫米-3.5毫米×1.6毫米-2.0毫米,先端钝或近尖,具细齿,上侧基部扩大,加宽,覆盖小枝,上侧基部边缘不为全缘,上侧边缘基部具短睫毛,其余部分全缘,下侧边缘不为全缘,基部稀疏具睫毛,其余部分近全缘。孢子叶穗紧密,背腹压扁,单生于小枝末端,3.5毫米-10毫米× 3.2毫米-4.4毫米;孢子叶明显二形,倒置,白边不明显,上侧的孢子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短睫毛,龙骨状,先端渐尖,上侧的孢子叶具孢子叶翼,孢子叶翼不达叶尖,边缘具细齿,下侧的孢子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龙骨状;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大孢子橘黄色或白色;小孢子橘红色。

图片1.png

(图片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种植月份:3月;气候类型: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24℃;适应极端气温:0℃;


发芽期:4月;气温:10℃-18℃;花期:7月;气温:18℃-22℃;


年均降雨量:1000mm-1600mm;海拔高度:800m-1400m;相对湿度:70%;土壤类型:褐土。


种子幼苗管理:


(1)施肥:底肥充足时苗期暂无追肥;


(2)灌溉:保持盆土充分湿润80%;


(3)其他要点:栽培技术分茎繁殖,有些种类可用叶片繁殖及孢子繁殖。分茎繁殖是将匍匐茎切成3cm-6cm长的茎段,放在细砂土上,每日浇水3次-4次,保持湿润,即可成活。有些种类可将小叶片插到泥土中,浇水保湿,就能生根发出新叶。一些直立茎的种类,可用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cm。


田间管理:


(1)施肥:生长期间每半个月施30%浓度的标推液肥一次;


(2)灌溉:植株抗旱力极强.但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浇水,保持盆土充分湿润。植株喜潮湿,每天都要用温水喷洒叶丛。不要用凉水喷洒,否则对叶丛不利;


(3)其他要点:栽培和换盆,用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还可以养在小水杯中。盆栽时浅盆最适宜。春季换盆,若无须换盆,则用新鲜的土壤翻盆。


病虫害防治方法:


(1)炭疽病:此病也发生在卷柏的叶片上,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小黄斑,扩展后是椭圆形至不规则状的褐色或黄褐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呈干枯状,并产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这种病主要是通风不好,有介壳虫危害时有利病害的发生。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0.3%-0.5%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800倍液-9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喷洒。


(2)叶斑病:此病发生在卷柏的叶片上,湿度大的天气,此病易于发生。病斑直起初为褐色小斑,周边呈水浸状褪绿色,并呈轮纹状扩展,圆形至椭圆形,边缘褐色内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心出现黑褐色霉斑,潮湿条件下变成黑褐色霉层。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残叶片;发病初期或后期均可用0.5%-1%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


(3)褐软蚧:此虫食性复杂,危害很大,卷柏是其中被害花卉之一。褐软蚧危害植物时,一般群集在叶面或嫩叶上,刺吸植株液汁,同时排泄粘液,其排泄物易引起煤污病菌大量繁殖,使茎叶变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势弱,叶片枯黄,有碍观赏。发生严重时,枝茎上布满虫体,造成植株枯黄,影响生长。如果被害植株少,或虫数不多,一般用竹片等物将虫体刮除即可;在若虫孵化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还可以喷洒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