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丽江市大春玉米生育期处于苗期至抽雄期,根据市、县(区)植保部门近期对玉米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的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7月8日,全市玉米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偏轻至中等发生,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为27.9206万亩(比上年同期减25.82%)。其中当前玉米粘虫发生较为突出,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为中偏轻发生。
一、当前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草地贪夜蛾:中偏轻发生,发生8.7346万亩次,比上年同期减43.62%,发生面积较去年减少、发生程度较去年略偏重、发生范围较去年偏大,在全市49个乡镇发生,较去年同期多发生28个乡镇,平均幼虫虫口密度为1.33头/百株,最高为11头/百株(宁蒗县),平均被害株率为1.23%,最高为40%(永胜县)。
(二)玉米螟:中偏轻发生,发生1.906万亩次,在全市一区四县普遍发生,平均百株虫量为1头/百株,最高为21头/百株。
(三)粘虫: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9.94万亩次,比上年同期增7.45%,在古城区七河、大东、束河、文化,玉龙县鲁甸、拉市、白沙、巨甸、大具,永胜县永北、六徳、顺州,华坪县中心,宁蒗县永宁、翠玉、红桥偏重发生。平均百株虫量为10头/百株,最高为50头/百株(华坪县)。
(四)蚜虫:轻发生,发生0.72万亩次,在全市一区四县普遍发生,平均百株虫量为1头/百株,最高为150头/百株(永胜县)。
(五)地下害虫:中偏轻发生,发生4.96万亩次,在全市四县一区均普遍发生。
(六)大斑病:轻发生,发生0.69万亩,在玉龙县石鼓、龙蟠发生,平均病株率为2%。
(七)锈病:轻发生,发生0.97万亩,在永胜县、玉龙县发生,平均病株率为1%,最高为10%(永胜县)。
图.玉米锈病(2024年7月10日摄于永胜县程海镇)
二、气候条件
据丽江市气象部门预测:预计主汛期(6~8月)我市西部降水量偏多10%~20%,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7~8月有可能出现阶段性连续阴雨寡照天气。中期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三、中后期发生趋势
根据当前全市玉米病虫调查情况,结合玉米病虫发生规律、品种布局和气象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全市中后期玉米病虫害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趋势,其中粘虫、锈病等存在中度以上流行风险。
四、防治建议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各县(区)植保部门加强监测预警,认真做好田间调查,及时掌握玉米病虫发生动态,并适时发布病情发生信息,科学指导大面积防治。
(二)加强宣传与培训。采用电视、网络、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信息发布、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病虫害的识别能力和防治技术水平;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及时指导老百姓科学防治、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进一步提高防控效果。
(三)防治意见
针对草地贪夜蛾,持续抓好周年发生区(华坪县、永胜县)的阻截防控,减轻危害损失,降低玉米主产区重发风险。强化物理诱杀成虫、生物防治控制卵和低龄幼虫、科学用药,层层阻截,压低虫源、延缓北迁。针对粘虫,加强迁入虫源和越冬虫源地监测预警,对高密度点片实施集中统一防治。针对玉米螟,大力推行秸秆粉碎还田、放蜂治螟及灯诱、性诱、食诱等绿色防控措施,部分重发或危害上升区,突出抓好大喇叭口期药剂防治。针对玉米蚜虫和地下害虫,采用播前灭茬或清茬,选用复配的种子处理剂防治地下害虫,兼治蚜虫,也可采用生物防治,选用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颗粒剂随种肥沟施。针对锈病,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流行势头,立即喷施预防,严控大面积流行危害。针对大小斑病,注重科学施肥用水,在常发区,结合常年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实施的“一防双减”、“一喷多效”等喷施对路药剂,降低后期重发风险。
科学用药:
1.草地贪夜蛾。推荐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茚虫威、氟铃脲、虫螨腈等及其复配制剂,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每种药剂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草地贪夜蛾活动取食阶段,注意喷洒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关键部位。同时,积极开展颗粒撒施、拌土撒施和拌种等防控技术。
2.玉米螟。玉米心叶期,选用高效低毒具有内吸性的杀虫剂在玉米心叶期喷雾或灌心防治。若玉米螟幼虫钻入雄穗时,可选用高杆喷雾器或无人机飞防。花丝幼虫每百穗到达50头或虫穗率达到10%时,可用滴穗法进行防治,即:在雌穗顶端花丝基部沾滴药液。可减轻玉米螟危害,并兼治其他鳞翅目害虫。
3.地下害虫、蚜虫等。利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
4.粘虫。可在幼虫孵化盛期施药,百株有虫10头或者每平方米5头的田块喷施药剂。同时也应掌握在成虫高峰期后10-20天,即幼虫2-3龄盛期,进行施药防治一次,均匀喷洒叶面。
5.玉米叶斑类病害。在玉米心叶末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喷施,视发病情况隔7至10天再喷施一次。对玉米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区,玉米叶斑类病害可用选用针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病害有效的杀菌剂喷雾防治。
6.白斑病。密切监测田间菌源和发病时间,在喇叭口期前,选用苯甲.嘧菌酯喷施。飞防用药可采用吡唑醚菌酯+中生菌素+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