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双柏县水稻三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建议
发布日期:2024-08-19 来源:双柏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2300

 一、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三化螟是双柏县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老熟幼虫在稻茬内越冬,于次年4月—5月开始化蛹羽化,以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在水稻分蘖时出现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形成“枯孕穗”或“白穗”。在双柏县主要发生3代。第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秧田期或早栽田),第二代在6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上中旬。全年以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造成枯心苗或白穗,对水稻产量造成很大影响。

1724035516982034437.jpg

图1:水稻秧田期三化螟成虫(2020年4月30日摄)

图2:水稻秧田期三化螟成虫及卵块(2020年4月30日摄).jpg

图2:水稻秧田期三化螟成虫及卵块(2020年4月30日摄)

图3:水稻抽穗期三化螟成虫及卵块(2010年8月2日摄).jpg

图3:水稻抽穗抽穗期三化螟成虫及卵块(2010年8月2日摄)

二、防治建议

(一)施好秧田“送嫁”药,压低大田虫口基数。在秧苗移栽前5天—7天,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三环唑+吡蚜酮等兑水喷雾。可防止三化螟卵块和幼虫随秧苗移栽带到大田,同时可兼治稻飞虱和到瘟病,达到“防小田保大田、降低大田防治压力、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益”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虫情监测,适时施药防治。水稻移栽后要加强三化螟成虫和卵块发生情况监测调查,科学确定施药时间和次数。一是防治“枯心”:在分蘖期,每亩有卵块或枯心团超过100个的田块,应全田施药防治1次~2次;50个以下的可挑治枯心团。防治1次的田块,应在蚁螟孵化盛期用药;防治2次的田块,宜在孵化始盛期开始施药,间隔5天~7天再施药1次。二是防治“白穗”:在卵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时期。“按早破口早用药,晚破口晚用药”的原则,一般在破口露穗5%~10%时施药1次,若虫量大,间隔5天-7天再增施1次。防治药剂可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虫螨腈、甲维茚虫威等药剂轮换使用。

(三)倡导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利用三化螟成虫具有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的特点,选择三化螟成虫羽化初始期,在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或“性诱捕器”诱杀成虫,切断繁殖链,能有效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又避免了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害虫抗药性的发生,还能降低农药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图4:三化螟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效果(2024年8月7日摄).jpg

图4:三化螟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效果(2024年8月7日摄)

图5:水盆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三化螟效果(2010年7月14日摄).jpg

图5:水盆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三化螟效果(2010年7月14日摄)

1724037716330078686.jpg

图6:电击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水稻三化螟等害虫(2018年7月14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