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是一种地下害虫,以幼虫为害玉米。小地老虎1—2龄幼虫多集中在幼苗叶片和顶心嫩叶处,昼夜危害,啃食叶肉,造成叶片孔洞或缺刻。3龄以后白天潜入土中,晚上出来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叶柄。4—6龄幼虫暴食为害,并能转移为害,每头幼虫一夜能咬断3—5个幼苗。严重造成玉米苗期缺塘死苗、断苗,甚至毁种重播。
防治建议:
1、小地老虎前后为害约一个月,危害时间长,造成的损失也大,要引起重视,及早做好防治。
2、防治小地老虎的关键时间在播种期,播种时,可精耕细作铲除杂草、翻犁,同时可用辛硫磷拌种和毒土法防治。
3、药剂防治低龄幼虫,可用溴氰菊脂,辛硫磷等农药兑水藻根和兑水喷雾防治。
4、对造成缺塘,断苗严重的要及时补苗,可间苗补缺,严重的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对补种的部分苗要重点加强水肥管理,使其尽快赶上原先播种的苗,这样才能确保增产。
5、人工捕捉,可在每日早晨检查幼苗,若发现新咬断或心叶萎蔫状植株,可就近挖土捕捉,连续3—5天,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