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脊竹蝗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玉米、旱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近日,勐伴镇发生了黄脊竹蝗迁入事件,现将介绍黄脊竹蝗防治方法。
一、黄脊竹蝗的危害
黄脊竹蝗是一种食叶类昆虫,主要危害玉米、旱稻等农作物。它们以植物的叶片为主要食物,同时也能吃茎和花,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黄脊竹蝗的幼虫还能吃根,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危害。
二、黄脊竹蝗的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控制黄脊竹蝗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1)及时清理田园:在农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园,除去残留的作物秸秆和枯叶,以减少黄脊竹蝗的越冬场所。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避免黄脊竹蝗的发生高峰期与作物的生长期重叠。同时,加强田间巡查,发现少量虫害时应及时防治,避免虫口密度上升。
2. 生物防治
(1)天敌防治:黄脊竹蝗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寄生蜂、蜘蛛、蚂蚁等。农民可以在田间设置天敌巢穴,吸引天敌到田间捕食黄脊竹蝗。
(2)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生物农药如核多角体病毒等可以有效防治黄脊竹蝗。这些生物农药对黄脊竹蝗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其他生物无害,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3. 化学防治
(1)选准防治时间:在黄脊竹蝗的幼虫期和跳蝻期进行防治,此时虫体相对较小,抗药性较弱,容易防治。
(2)合理选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高氯甲维盐、氨基甲酸酯类等。同时,根据黄脊竹蝗的习性,在清晨或傍晚时喷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3)科学施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虫情,合理掌握农药的施用量和浓度,避免过量使用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利用黄脊竹蝗成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吸引成虫前来被杀。
(2)色诱防治:利用黄脊竹蝗成虫的趋色性,在田间设置黄色或蓝色粘虫板,捕捉成虫。
三、勐伴镇黄脊竹蝗防治实例
在勐伴镇发生黄脊竹蝗迁入事件后,当地村民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1. 组织村民自防:在虫害发生初期,盘山小组村民组织开展自防,出动人员51人,喷雾器51台,投入防治药剂42公斤,防治面积140亩。
2. 采取无人机防治:在虫口密度降低后,州、县农业部门组织无人机防治,出动防治人员20人,无人机2架,无人机作业24架次,对玉米地、旱稻地及周边橡胶林地开展防治,防治面积340亩。
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勐伴镇的黄脊竹蝗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们也意识到了黄脊竹蝗防治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虫害,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总之,黄脊竹蝗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其危害的有效手段。农民可以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和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防治虫害,对于保障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