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炭疽病也叫“爆皮病”,是柑桔种植中需要防控的主要病害之一。
柑桔炭疽病在各地均有发生,正常生长的幼年树和初结果树,发病轻;树势健壮的植株发病轻,树势衰弱的植株发病重;通风透光差、土壤板结、排灌不畅的果园发病重。
柑桔炭疽病是由盘长孢状刺盘孢菌侵染所致,具有潜伏特性。菌丝体在病枝上越冬,在9℃-37℃条件下均能产生分生孢子并借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一般年份,7月-9月为此病发生高峰期。
图1.叶片为害症状(2023年8月2日摄)
柑桔炭疽病主要为害叶、梢、果,常造成枯枝落叶和烂果。叶片受害时(图1),发病部位多在叶尖或叶片边缘处,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为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稍凹陷,病斑上有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病叶脱落较慢。枝梢受害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梭形或带状病斑,病斑下陷,病部坏死干燥后树皮爆裂脱落,因此,群众也称该病为“爆皮病”。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病斑,后可扩展至全果,病斑凹陷,变为深褐色,引起腐烂落果或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经久不落(图2)。
图2.果实为害症状(2023年8月2日摄)
柑桔炭疽病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措施:一是科学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补施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二是疏通沟路,最好起垄栽植,逐行或隔行开挖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降低果园湿度。三是认真修剪及疏果。及时剪除病叶、病梢、病果,并集中烧毁;认真疏果,控制挂果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品质量。四是适时采收,在正常成熟期内抓紧采收,及早恢复树势。
二、药物防治:柑桔炭疽病防治,要科学用药,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及时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结合冬季清园,可全面喷施波美1度石硫合剂,减少病菌来源。在春、夏、秋各抽梢的嫩叶期和幼果期,选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或50%百菌清水剂2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间隔10天-15天,连续喷2次-3次。注意轮换用药,喷药防治时以喷湿枝叶不滴水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