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常见农作物害虫(温室白粉虱、草地贪夜蛾、瓜绢螟、斜纹夜蛾)的识别和防治
发布日期:2023-09-27 来源:玉溪市农业农村信息中心 浏览:529次
分享到:

1.温室白粉虱: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白粉虱外观与烟粉虱相似,但通体白色。

图1.叶片上的白粉虱,远看呈白点。(2023年9月14日摄).jpg

图1.叶片上的白粉虱,远看呈白点。(2023年9月14日摄)

 

图2.叶片上的白粉虱,通体白色。(2023年9月14日摄).jpg

图2.叶片上的白粉虱,通体白色。(2023年9月14日摄)

防治方法:由于粉虱体表有一层蜡粉,杀虫剂很难渗入其体内,化学防治亦难以进行。因此应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加强栽培管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可释放天敌(丽蚜小蜂、瓢虫、草蛉、花蝽等)有效防治。

2.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造成很大损失。在大一些的作物上,如玉米穗,幼虫可钻入其中造成危害。

图3.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白色的背侧和侧面线。(2023年9月14日摄).jpg

图3.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白色的侧面线。(2023年9月14日摄)

 

图4.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身体背部有斑点。于2023年9月14日摄).jpg

图4.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身体背部有斑点。(2023年9月14日摄)

防治方法:可选用抗虫害玉米品种;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按使用说明防治,施药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前(低龄幼虫在夜间取食),注意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性。

3.瓜绢螟:主要危害瓜类植物,背部两侧有白线,常见于黄瓜上,在西瓜、甜瓜上也容易生长,幼虫啃食叶片,会造成瓜类植物生长不良,并容易使植物感染病菌。

图5.叶片上的瓜绢螟。(2023年9月5日摄).jpg

图5.叶片上的瓜绢螟。(2023年9月5日摄)

图6.瓜绢螟,背部两侧有白线。(2023年9月5日摄).jpg

图6.瓜绢螟,背部两侧有白线。(2023年9月5日摄)

4.斜纹夜蛾:幼虫食性杂,且食量大,初孵幼虫在叶背面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3龄幼虫后造成叶片残缺,甚至全部吃光,老龄时形成暴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

图7.斜纹夜蛾幼虫呈黑褐或暗褐色,有黑色斑点。(2023年7月26日摄).jpg

图7.斜纹夜蛾幼虫呈黑褐色,有黑色斑点。(2023年7月26日摄)

图8.斜纹夜蛾幼虫呈黑褐或暗褐色,表面有斑点和纵横脊纹。(2023年7月26日摄).jpg

图8.斜纹夜蛾幼虫表面有斑点和纵横脊纹。(2023年7月26日摄)

防治方法: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虫害发生时交替喷施21%灭杀毙乳油7000倍液、50%氰戊菊酯乳油5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