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辣椒疫病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3-10-16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281次
分享到:

  辣椒是我们熟悉并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辣椒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患疫病,辣椒疫病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辣椒的质量。  

  辣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真菌侵染导致。病菌原以卵孢子的形式在土壤或者病残体上越冬,属于土传病害。在播种后可以借助风、雨水、灌溉和其它的农事活动来进行传播。发病后形成游动的孢子进行繁殖和传播,当温度在20℃至30℃之间,湿度达到85%至90%时发病迅速。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菌丝在水中48小时可形成孢子囊,并很快破裂,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随水流传播进入植物组织。灌水量大、灌水次数多的地块,水口、渠旁渗漏水的地块,重茬地、平畦栽培、株间通风透光不良、密度过大、田间积水、土壤黏重、排水不畅、氮肥使用过多的田块更容易发病。

  镇沅县勐大镇勐统河坝区、恩乐镇民江河坝区气温8℃至33℃,早晚温差大,进入秋季后降雨频繁,雨后突然转晴,气温剧烈升高,病害易流行;温度越高,降雨时间越长、降雨强度越大,病害发生就越重。

 图1 (2).jpg

   图1.辣椒果实疫病初期(2023年9月10日拍摄)

图3.jpg

               图2.辣椒果实疫病中期(2023年9月15日拍摄)

图2.jpg                               图3.辣椒果实疫病后期(2023年9月20日拍摄)

  秋季辣椒果实疫病更为突出,发病最初表现为辣椒果实上出现水浸状病斑,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病斑会逐渐扩大并向果柄、果实扩散,然后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距离地面较近的果实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而发病。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

  2.培育壮苗;

  3.种苗消毒;

  4.合理轮作:避免与茄科、葫芦科类蔬菜重茬。可与十字花科的大白菜、甘蓝以及百合科的大葱、大蒜轮作,有条件的可以与禾本科粮食作物轮作3年以上。

  5.加强肥水管理:辣椒苗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栽后按生长需要及时追肥,并根据墒情合理灌溉。及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早衰,增强抗病能力。浇水应少量多次,每次浇水以浇半沟水为宜,严禁大水漫灌,及时排除余水,灌水时间最好在早上,切忌田间积水,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6.清除病残体:辣椒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收集后深埋或者烧毁,保持田间清洁,减少病原基数。

  7.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治疗:

  ①芭陀(啶氧菌酯)1250倍至2500倍液喷施;

  ②施稼利(吡唑醚菌酯)1000倍至1500倍液喷施;

  ③普妙(烯酰吗啉)加哒霜唯(氰霜唑)1000倍液喷施;

  ④东风崭(氟啶胺)1000倍液喷施。

  注意:以上药剂应轮换使用,以免抗药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