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原因:咖啡炭疽病以菌丝体或子实体在咖啡病叶、病枝和浆果上越冬,并作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原菌在越冬场所的病残体上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和昆虫传播,适合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咖啡叶片、枝条和浆果,完成初侵染。同时,病原菌通过咖啡气孔、伤口和皮孔处入侵,进一步侵染,形成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时对湿度要求很高,在适宜的相对湿度或有水膜的情况下,温度为20 ℃时,持续7小时才能萌发,孢子萌发后,芽管直接由叶表皮、果实和枝条的伤口侵入,导致咖啡炭疽病的发生。
2.发病规律:咖啡炭疽病全年均可发生,高温高湿季节较为严重,高温干旱季节发病较轻。病害在冷凉及高湿季节,特别是在长期干旱后的雨季,发生尤为严重。孟连县一般从10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害,12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翌年1月后病情逐渐减轻。
3.识别:咖啡炭疽病主要危害咖啡叶片,叶片受害时,多在叶缘发病,叶片上下表面呈现出不规则的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直径约3mm,以后数个病斑汇成大病斑,病斑中央白色,边缘黄色,后期灰色,其上有许多黑色小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排列成同心轮纹。枝条受害后呈凹陷病斑,随后枝条枯死,其上长出黑色小点。成熟浆果和绿色浆果受害后,浆果表面初时呈现近圆形水渍状小斑点,随后病斑变成凹陷,暗褐色至灰黑色大病斑,其上长出粉红色粘状物,果实感病后有变黑色的下陷病斑,果肉变硬并紧贴在豆粒上。
图1.咖啡炭疽病危害叶片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2.咖啡炭疽病危害叶片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3.炭疽病危害幼龄树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图4.炭疽病危害结果树图片。(摄于2023年10月20日)
4.防控措施
4.1物理防治
4.1.1选用抗病壮苗。新植咖啡园选择无病健壮苗木。
4.1.2加强抚育管理:合理施肥、正确修剪、适度遮荫,创造适合咖啡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使咖啡树生长健壮,提高植物抗病力。
4.1.3加强整形修剪: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4.2药剂防治
4.2.1预防:在雨季开始或结束时,各喷施1次50%氧氯化铜悬浮剂100倍液或40%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倍或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进行预防。
4.2.2防治:发病后,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000倍液+叶面肥喷施叶片或25%戊唑醇乳油1000倍液-1200倍液+叶面肥喷施叶片或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1000倍液+叶面肥喷施叶片,隔5天-7天,再喷雾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