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造桥虫别名尺蠖、步曲,鳞翅目尺蛾科。成虫体长15毫米至20毫米,翅展38毫米至45毫米,体色变异很大,有黄白、淡黄、淡褐、浅灰褐色。卵长椭圆形青绿色。幼虫体长38毫米至49毫米,黄绿色。头黄褐至褐绿色,头顶两侧各具1黑点。背线宽淡青至青绿色,亚背线灰绿至黑色,气门上线深绿色,气门线黄色杂有细黑纵线,气门下线至腹部末端,淡黄绿色;第三、第四腹节上具黑褐色斑,气门黑色,围气门片淡黄色,胸足褐色,腹足2对生于第六、第十腹节,黄绿色,端部黑色。蛹长14mm左右,深褐色有光泽,尾端尖,臀棘2根。
大造桥虫在长江流域年发生4代至5代,以蛹于土中越冬。各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有的年份11月上中旬可出现少量第五代成虫。第二至第四代卵期5天至8天,幼虫期18天至20天,蛹期8天至10天,完成1代需32天至42天。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羽化后2天至3天产卵,多产在地面、土缝及草秆上,大发生时枝干、叶上都可产,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每雌可产1000粒至2000粒,越冬代仅200余粒。初孵幼虫可吐丝随风飘移传播扩散。
大造桥虫为间歇暴发性害虫,一般年份主要在棉花、豆类等农作物上发生,幼虫食植物芽叶及嫩茎,严重时食成光秆。
图1.大造桥虫幼虫(拍摄于2023年12月3日)
图2.大造桥虫(拍摄于2023年12月3日)
图3.大造桥虫(拍摄于2023年11月3日)
图4.大造桥虫危害大豆(拍摄于2023年12月3日)
大造桥虫防治:
1.每亩用40%毒死蜱乳油80毫升至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2.每亩用14%氯虫·高氯氟(高效氯氟氰菊酯4.7%+氯虫苯甲酰胺9.3%)微囊悬浮剂15毫升至20 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3.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喷雾防治,
4.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喷雾防治,
5.20%甲氰菊酯乳油1000倍至1500倍液喷雾防治,
6.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倍至2500倍液喷雾防治,
7.15%茚虫威2500倍液喷雾防治,
8.2.5%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9.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