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小麦苗期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4-01-11 来源:砚山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242次
分享到:

小麦是砚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整地质量差、密度过大、干旱、营养不良、病虫危害等原因,导致植株生长发育受阻而出现麦苗发黄的现象,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产量,应根据麦苗发黄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麦苗生长键壮。

1.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

(1)整地质量差导致麦苗发黄。

整地不精细或秸杆还田地压土不实,土壤跑风漏墒,根系扎不实,造成麦苗生长缓慢、缩心、黄叶、苗弱等现象。

(2)播种密度过大导致麦苗发黄。

播种较早、播种量较大的麦田,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过于密集等现象,植株与植株之间相互争夺养分,使麦苗由于营养不足而引起发黄。

(3)长期不下雨,麦田干旱导致麦苗发黄。

播种后,由于长期不下雨,土壤水分缺乏,小麦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导致麦苗根系生长不良,分蘖缓慢,心叶细小,叶色失绿,中下部叶片逐渐枯黄等现象。

 

2023年12月6日农技人员在蚌峨乡调查旱性对小麦出苗的影响.jpg

 图1.调查旱情对小麦出苗情况。(2023年12月6日摄)

(4)缺肥营养不良导致苗黄。

由于播种过早、底肥施用不足或土壤中缺磷等元素,导致小麦次生根少,分蘖缓慢,叶色暗绿,叶尖发黄等现象。

(5)由于病虫危害导致麦苗发黄。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由于蚜虫、红蜘蛛、白粉病、锈病等危害,也会导致麦苗发黄。

2.小麦发黄防治措施:

小麦发黄的原因很多,应根据发黄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促使麦苗尽快转绿,生长键壮。

(1)中耕松土,铲除田间杂草。

对小麦田块进行中耕松土,粉碎坷垃,不仅可以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还可以铲除田间杂草,提高田间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小麦对土壤营养的吸收,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2)及时疏苗间苗,提高麦苗通风透光性。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对于播种较早、种植密度过大的田块,要及时疏苗间苗,将长势较差的麦株拨除,再结合浇水施少量速效氮磷肥,不仅能提高小麦的通风透光性,还能弥补土壤养分过度消耗,促进麦苗由弱变强。

2023年12月12日小麦病虫害调查_副本.jpg

 图2.小麦病虫害调查。(2023年12月12日摄)

(3)适时浇水。

小麦不耐干旱,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天气状况、麦苗的长势等情况适时浇水。在有条件的地方,一般在干旱季节时每隔一周浇水1次-2次,维持麦苗的正常生长。

(4)追施肥料。

麦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如果植株缺乏养分,就会导致麦苗叶片发黄,应按照缺什么肥补施什么肥的原则,为麦苗补施氮、磷、钾肥等,促进植株生长,而在麦苗生长期间,需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麦苗尽快转绿。

(5)及时防治病虫害。

对于小麦苗期受蚜虫、红蜘蛛、白粉病、锈病、地下害虫等危害导致的麦苗发黄,可每亩用5%吡虫啉1000倍液-15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 2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75克进行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啉灌根。

下一篇:柑桔缺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