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青蚕豆褐斑病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496次
分享到:

青蚕豆褐斑病是蚕豆上常见的病害,除蚕豆外,还能危害苜蓿。在镇沅县勐大镇勐统河沿岸种植的青蚕豆,发现该病害。

青蚕豆褐斑病的病菌通常以种子、雨水、昆虫进行传播危害。该病菌生长温度为8℃至35℃,在温度为20℃至26℃时,该病更容易发生危害。在蚕豆的生长期,遇上多雨天气,该病害更容易发病、发生危害;偏施氮肥或土壤阴湿、积水的地块发病较重。

青蚕豆褐斑病的病菌侵害叶、茎、荚。叶受害时,初生赤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心灰褐色,密生黑色小粒(分生孢子器),稍作轮状排列,边缘为赤褐色。病斑间能相互合并,并连成不规则状斑块。雨天病斑破裂穿孔。病重时叶片枯死。茎上产生长圆形较大病斑,稍凹陷,边缘赤褐色,易折断枯死。荚上病斑暗褐色,凹陷明显,边缘黑色,病斑较大;严重时枯萎干瘪,豆粒小,往往不能成熟。病菌还能穿过荚皮侵害豆粒,使种皮表面显现褐色或黑色的病斑。茎、荚上病斑也长有黑色小点,作轮状排列。

b948c6c1f4b6e1a74f54c5988499f0c.jpg

图1.受褐斑病危害的青蚕豆植株(2024年1月30日拍摄于镇沅县勐大镇)

7202be63a302351b737c65d407f5f8f.jpg

图2.受褐斑病危害的青蚕豆植株(2024年1月30日拍摄于镇沅县勐大镇)

7a3cc8c794ce4bd8ef48e530e36e817.jpg

图3.青蚕豆植株(2024年1月30日拍摄于镇沅县勐大镇)

青蚕豆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1.选抗病品种和无病田留种或选无病豆荚做种,在播前先进行粒选,剔除有褐色或黑色斑痕的病粒。

2.进行轮作或深耕灭茬,减少菌源。

3.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4.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喷雾,隔10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1次至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