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东川区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24-04-10 来源:东川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2369次
分享到:

根据气象部门监测信息,结合田间调查分析,今年东川区水稻病虫害主要以稻飞虱、水稻螟虫、黏虫、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白叶枯病为主。为做好防控工作,可采用以下措施。

7282d3a71785b8162d87d2a377feae3e_1712717727074015169.jpg

图1.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宣传培训(2024年4月8日摄)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性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水稻螟虫等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减少因水稻的无效分蘖而造成的养份浪费,使植株发育健壮,抽穗整齐,大大提高水稻对害虫的抗性,尤其可以减轻螟虫危害。

3.水肥管理。重施基肥,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4.深耕改土。翻耕土壤,可将原来的地下害虫翻至土表,将地上害虫翻至土层深处,使地下害虫大量死亡,地表害虫不能从土壤中羽化出来;此外,把杂草翻入土中,可断绝害虫的食料,也可消灭寄生在杂草上的害虫和虫卵;深耕还可使部分害虫遭到农机具的杀伤或其巢穴、蛹室遭到破坏,从而增加死亡率。

二、生态调控

1.生物多样性控害。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可在田埂、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种植大豆、万寿菊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自然控害能力。

2.稻田养鱼。选择适宜稻田养鱼田块,水稻分蘖中后期每亩放入15公斤-20公斤鱼苗,水稻收割前捕捞。通过稻田养鱼,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三、理化诱控

1.灯光诱控。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田间可连片设置白炽灯、 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光波共振式杀虫灯等,每30亩安装一盏杀虫灯,悬挂高度130㎝-150㎝。

2.性信息素诱控。在水稻螟虫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减轻危害。群集诱杀每亩使用1个-2个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放置高度以距离稻株顶端15㎝-20㎝为宜。

3.食饵诱杀。利用害虫对食物的趋性,配制糖醋液(酒、水、糖、醋按1:2:3:4的比例),放于田间,5天-7天更换一次,可诱杀粘虫等成虫,减少虫口基数。

四、减药控害

1.稻飞虱。可选用抗(耐)虫品种,合理密植,改进肥水管理,底肥足,追肥早,避免偏施氮肥,防止后期贪青徒长,使稻苗青绿不过旺,够苗晒田,增强稻株抗性,保持稻田湿润通风,以减轻稻飞虱危害。或选用3%啶虫脒(莫比朗)1000倍至1500倍液、锐劲特1500倍至2000倍液、毒蚜500倍至600倍液其中一种,每亩施用50㎏至60㎏。

2.水稻螟虫。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蘖期枯鞘丛率达到8%至10%或枯鞘株率3%;穗期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3.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氟环唑、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

4.水稻白叶枯病。对易淹水田块于暴雨前后及时施药预防。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噻唑锌、噻霉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5.稻曲病、穗腐病和叶鞘腐败病。水稻破口前7天到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氟环唑、申嗪霉素、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

6.细菌性病害。针对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害,在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的基础上,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施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前后施药预防。药剂选用噻唑锌、噻霉酮等。

c1236caf9da64be8357940c186b81b1c_1713151580774058591.png

图2.水稻昆虫诱捕器(2024年3月31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