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江县水稻计划种植面积6万亩,据元江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截 2024年4月19日,元江县完成早稻种植面积4205亩、中稻育秧面积3415亩,当前早稻主要处于返青期至分蘖期,中稻秧苗主要处于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期。元江县技术人员于4月15日至18日对元江县澧江街道、红河街道、甘庄街道、羊街乡、那诺乡等水稻常年种植区进行调查监测,发现早稻大田与中稻秧田稻飞虱普遍发生。
一、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情况
元江县植保植检站自动虫情测报灯于2024年3月13日诱集到稻飞虱4头,灯下始见虫日较去年推迟4日、虫量增加2头。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3月10日至4月18日,自动虫情测报灯诱集到白背飞虱3141头、褐飞虱76头,共诱集稻飞虱3217头,诱虫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689头,日均诱虫量为80.43头,较去年同期增加42.22头,增长110.54%。单日最高诱虫量为404头(2024年4月12日),较去年同期减少187头(2023年4月18日),降低31.98%。2024年3月10日至4月18日监测期间出现3个小高峰,分别是:3月17日-18日共255头、日均127.5头,3月31日至4月2日共573头、日均191头,4月12日至13日共763头、日均396.5头。
二、田间调查监测情况
(一)早稻大田虫情
1.元江县澧江街道南洒村委会那塘小组:早稻正值分蘖期,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平均百丛虫量为347.52头,最高百丛虫量为820头;成虫占7.91%,若虫占92.09%;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2.元江县红河街道大水平社区麻子寨小组:水稻正值分蘖期,稻飞虱轻发生,平均百丛虫量为168.13头,最高百丛虫量为420头;成虫占93.24%,若虫占6.76%;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3.元江县红河街道大水平社区小北田小组:水稻正值返青期,稻飞虱轻发生,平均百丛虫量为84.35头,最高百丛虫量为140头;成虫占97.15%,若虫占2.85%;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4.元江县甘庄街道干坝社区白沙科小组:水稻正值返青期,稻飞虱零星发生,平均百丛虫量为12.38头,最高百丛虫量为20头;成虫占100%,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二)中稻秧田虫情
1.元江县羊街乡戈垤村委会戈垤小寨:秧苗正值三叶一心期,稻飞虱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5.22头,最高每平方米8头;成虫占76.92%,若虫占23.08%;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2.元江县羊街乡垤霞村委会水龙小组:秧苗正值四叶一心期,稻飞虱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7.25头,最高每平方米10头;成虫占79.31%,若虫占20.69%;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3.元江县那诺乡那诺社区那诺水库旁:秧苗正值三叶一心期,稻飞虱中等偏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4.86头,最高每平方米12头;成虫占95.14%,若虫占4.86%;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4.元江县那诺乡打芒村委会安给小组:秧苗正值四叶一心期,稻飞虱轻发生,平均每平方米85.82头,最高180头;成虫占76.92%,若虫占23.08%;白背飞虱占100%,调查未发现褐飞虱与灰飞虱。
三、后期发生趋势预测
目前元江县早稻种植区田间稻飞虱加权平均百丛虫量为229.41头,稻飞虱总体轻发生,田间虫态总体以成虫为主,个别地块若虫比例更高。近期元江县高温多雨,有利于稻飞虱生长繁殖与传播危害,预计中稻移栽后,元江县稻飞虱将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发生或重发生。
四、防控技术建议
1.农业防治:选种抗虫丰产水稻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做到基肥足、追肥早,适期晒田,降低田间湿度,促使水稻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及时彻底铲除沟埂杂草,破坏稻飞虱的栖息寄生场所。
2.生物防治:在稻田中养鱼和放养鸭子,可控制或降低稻飞虱虫口密度。在稻田周边种植芝麻、黄波斯菊等蜜源植物,利于赤眼蜂、螯蜂、缨小蜂等稻飞虱寄生性天敌的生长,从而提高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害作用。利用蜘蛛、青蛙、瓢虫、黑肩绿盲蝽等天敌来捕食稻飞虱控制危害。
3.适时化学防治:预防秧苗期稻飞虱及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采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和毒氟磷等药剂拌种。药剂控害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加强监测调查,对孕穗期百丛虫量达500头、穗期百丛虫量达700头以上的稻田施药。防治稻飞虱,科学轮换选用茚虫威、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虫啉、吡蚜酮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4.关键期药剂预防技术:(1)种子处理,预防苗期病虫害。针对苗期恶苗病、稻瘟病、病毒病、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选用种子处理剂浸种或拌种。(2)带药移栽,减少大田前期用药。秧田应用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培育壮秧。秧苗移栽前2天-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和稻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3)孕穗末期药剂预防,控害保穗。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据穗期主攻对象组合用药,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
五、注意事项
1.性信息素诱杀水稻害虫等,应大面积连片应用。稻飞虱防治要采取统防统治的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大面积危害。
2.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
3.稻鸭、稻鱼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应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类杀菌剂,避免药害。
4.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一季水稻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
类农药。
5.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上图 元江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摄于202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