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在本地3月-9月发生,危害柑桔嫩梢,并通过4龄-5龄若虫和成虫传播柑桔黄龙病,导致桔树失去栽培价值,甚至整个桔园毁灭。
一、柑桔木虱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长2.4毫米,宽0.7毫米,全身青灰色,有灰褐色刻点,头顶突出如剪刀状。触节10节,灰黄色。翅半透明。腹部棕黑色,足灰黄色。卵,近梨形,桔黄色,顶端尖削,底有短柄固定在嫩芽上。若虫,初孵化时长圆形,暗黄色,能移动;老熟若虫体扁薄,形似盾甲,土黄色或带绿色,头扁平。
图1.新种木虱幼虫。(2024年6月4日摄)
图2.新种木虱成虫,吸食时成45度角。(2024年6月4日摄)
二、柑桔木虱的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4月以后,成虫密度较高,到9月、10月后减少。卵期4天-6天,若虫5龄,各龄期多为3天-4天,自卵至成虫需15天-17天。严重杀害期多在春季和夏初,秋梢嫩芽亦有受害的。
图3.被木虱危害的枝梢叶片。(2024年6月4日摄)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抓好冬季清园、减少害虫越冬基数
2、抓好树体管理,如成年树抹除夏梢,剪除内膛的弱枝、交叉荫蔽枝。
3、春季铲除行间杂草(或用百草枯除草)、恶化成虫生成条件
(二)生物防治
采集有座孢寄生木虱的树叶,悬挂于木虱高发区,尤其在4月-5月雨水多、药剂防治较困难的年份,防效显著。
(三)物理防治
根据该虫对黄色有趋性,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每亩设置40块-50块。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当。
(四)化学防治
抓好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和1龄-2龄若虫盛发期进行防治,达到打(4月)控(6月),防治应从外围向中心推进,即包围圈方法:施药时要特别注意叶背需喷剂,一般每峰期防治一二次即可奏效,并要对行间杂草进行喷药。此外,由于柑桔木虱繁殖迅速且有迁飞能力,易于传播,在一定区域内的果园应注意联防联治,以提高总体防治效果。经试验研究,以下药剂使用浓度防效较好。
1、10%吡虫啉1000倍-1500倍。
2、25%阿可秦(噻虫嗪)7500倍-10000倍。
3、50%库龙1500倍+2.5%功夫乳油1500倍混用。
4、2.5%功夫乳油1500倍+40%好劳力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