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锈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4-07-10 来源:景洪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2340次
分享到:

景洪市玉米锈病的发生情况:

一、发病特征:

1.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也能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

2.侵染初期,叶片两面初生淡黄白色小斑,四周有黄色晕圈,之后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斑,散生或聚生圆形或长圆形,即病菌的夏孢子堆。

微信图片_20240710110705.jpg

玉米锈病(2024年7月5日摄)

3.孢子堆表皮破裂后,会散出铁锈状夏孢子。

4.后期病斑或其附近又会出现黑色疱斑,即病菌的冬孢子堆,长椭圆形,疱斑破裂散出黑褐色粉状物。

5.发病严重时,整张叶片可布满锈褐色病斑,引起叶片枯黄,同时可危害苞叶、果穗和雄花。

二、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育耐病品种,种植中、晚熟品种。

2.与其他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3.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深翻土壤,以减少土表越冬病菌。

4.加强田间管理,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整枝,开好排水沟系,使雨后能及时排水。

(二)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1次-2次。可选用以下药剂:

1.绿色防治用药: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1500倍液-2000倍液(每亩用量30克-60克);30%氟硅唑微乳剂(世飞)300倍液-5000倍液(每亩用量12克-15克);40%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倍液-8000倍液(每亩用量7.5克-10克);18%戊唑醇微乳剂(安盈)1000倍液-2000倍液(每亩用量50克-100克);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800倍液-1200倍液(每亩用量50克-75克);43%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3000倍液-4000倍液(每亩用量15克-20克);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拿敌稳)3000倍液(每亩用量25克-35克)等。

2.常规防治用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山德生)600倍液-800倍液(每亩用量75克-100克)等。

此外,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病原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5℃,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穗到采收中后期。在夏秋高温、多湿及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较重;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也较重;种植早熟品种、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在防治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