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4-07-26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578次
分享到: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玉米的常见病害,该病在均温30℃ 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进入7月以来,镇沅县境内雨水较多,呈高温高湿的气候,勐大镇文来村种植的玉米发现该病害。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玉米60cm高时组织柔嫩易发病,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此外,害虫携带病菌同时起到传播和接种的作用,如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口数量大则发病重。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危害玉米植株中部茎和叶鞘。染病症状是在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天至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不能抽穗或结实。

 图1.jpeg

图1.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危害茎秆症状(2024年7月25日拍摄于勐大镇文来村)

图2.jpeg

图2.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危害茎秆症状(2024年7月25日拍摄于勐大镇文来村)

图3.jpeg

图3.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危害植株(2024年7月25日拍摄于勐大镇文来村)

图4.jpg

图4.镇沅县农科局技术员实地指导病害防治(2024年7月25日拍摄于勐大镇文来村)

图5.jpg

图5.镇沅县农科局技术员实地指导病害防治(2024年7月25日拍摄于勐大镇文来村)

图6.jpg

图6.镇沅县农科局技术员实地指导病害防治(2024年7月25日拍摄于勐大镇文来村)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防治方法:

1.种植地块实行轮作,尽可能避免连作。

2.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耕垡晒,减少菌源。

3.加强田间管理,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烧毁。

5.及时治虫防病,苗期开始注意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可选用喷施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

6.在玉米喇叭口期,喷酒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预防。

7.在发病初期剥开叶鞘在病部涂刷石灰水。石灰水用熟石灰1公斤兑水5公斤至10公斤配制。

8.发病及时喷施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者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