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立枯病、褐斑病、枯萎病、病毒病等),褐斑病属于万寿菊主要病害,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发生。
图1.万寿菊褐斑病照片(2024年8月14日摄)
褐斑病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呈不规则状,后病斑转为黑色,周围有褪绿色晕圈,中央变白,有穿孔现象。湿度大时,出现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病斑可融合成片,致使整株叶片变黄变黑,呈干枯状。
图2.万寿菊褐斑病照片(2024年8月14日摄)
万寿菊褐斑病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季时及时排水,保持适当的温湿度,摘除病叶、病株,集体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2、避免连作,控制栽培密度;3、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每亩100克,或可杀得1000倍液每亩33.3克。隔10天至15天一次。(77%可杀得800倍;64%杀毒矾500倍;50%甲霜铜600倍;58%瑞毒霉锰锌500倍等);46%棉田花保400倍至500倍液叶面喷雾。
图3.万寿菊褐斑病照片(2024年8月14日摄)
对万寿菊病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及时有针对性的防治各种病害,特别应在花蕾期(开花前)喷施数次杀菌剂,主要以预防褐斑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