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24-08-13 来源:秉烈乡 浏览:2291次
分享到: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大多在水稻本田期发病,尤以孕穗至抽穗期(感病期)发生严重,易造成植株顶部功能叶片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近年来秉烈地区在水稻抽穗期雨水偏多,导致白叶枯病呈多发态势,地势低洼地区尤为明显,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了极大影响,下面简要介绍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

一、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尖或叶缘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短线状病斑,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白。早晚湿度大时,病斑处可见黄白色混浊的“菌脓”,干后为黄色鱼籽状颗粒。

图1 在叶尖或叶缘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短线状病斑(2024年8月13日拍摄)

二、发病条件

水稻白叶枯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和稻种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高温、高湿、多露、暴雨等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稻田长期积水等会加重病害发生。

图2 发病田块整片叶尖发黄(2024年8月13日拍摄)

三、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秉烈的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主栽品种并合理布局。秉烈乡较抗的品种(组合)有新黄占、天优1120、中优85、裕优华占等。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浸种48小时-72小时,或农用链霉素浸种24小时,可有效杀灭病菌。

3.栽培管理

(1)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采用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避免深水长期浸泡;低洼水田要加强排水。

(3)及时处理病稻草,不用病草扎秧、覆盖和作催芽垫。

(4)在病害初发期或发病前,可选用噻菌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进行喷雾。

发病期或暴雨过后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克-20克/亩、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0克-30克/亩、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亩、20%噻菌铜悬浮剂20克-26克/亩、20%噻森铜悬浮剂20克-25克/亩、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8克-12.5克/亩、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克-32克/亩等药剂进行防治。

注意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延长农药的使用期限,一般每隔7天-1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