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4-08-19 来源:景洪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2524次
分享到:

在景洪市,水稻现正处于孕穗期和抽穗期这一关键阶段,同时此阶段气温较高,在遇多雨高湿天气,为病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特征如下:

1.水稻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

2.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微信图片_20240819092212.jpg

水稻纹枯病浸染叶鞘(2024年8月16日摄)

2.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微信图片_20240819092201.jpg

水稻纹枯病浸染叶片(2024年8月16日摄)

3.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断。

4.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方法有: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掌握 “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3.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发展及时施药,控制病害扩展。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1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20%的田块,需要用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井冈霉素,每亩可选用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40克,或5%可湿性粉剂150克-200克,或30% 苯丙・丙环唑乳油15毫升-25毫升,或2.5%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水剂(纹曲宁)250毫升,兑水50升-60升喷雾。也可使用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戊唑醇等部分唑类杀菌剂,或高科恶霉灵或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或腈菌唑等三唑类的复配剂等。例如在水稻分蘖盛期(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己唑醇40毫升+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毫升兑水20公斤-30公斤,或在水稻分蘖末期(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每亩用10%己唑醇 55毫升+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毫升兑水30公斤-4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

在进行药剂防治时,应注意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次数,避免产生药害和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