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小斑病的防控
发布日期:2024-08-22 来源:新街乡 浏览:2123次
分享到:

近日,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新街乡发现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是玉米叶斑病其中的一种。玉米小斑病俗称麻点子、斑点病等,是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防控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小斑病是由长蠕孢菌侵染引起的,属于半知菌真菌。小斑病主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孢子在26℃-32℃适温下萌发,在适温时潜育期2天-3天,因此在7月-8月间阴雨多湿的情况下,则往往会引起玉米小斑病的大流行。

玉米小斑病危害症状: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在叶片上病斑较小,病斑数量多,表现为 3 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病斑为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紫色或深褐色,空气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后病叶变黄枯死。

第二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较大,中央灰褐色或浅黄色,一般无明显边缘,后期稍显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很快萎蔫枯死。

第三种类型,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叶鞘和包叶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果穗腐烂。

1724309423474.jpg

图1.玉米小斑病,叶片上有椭圆形黄褐色小斑(2024年8月8日摄) 

1724309423463.jpg

图2.玉米小斑病多株连片发病(2024年8月8日摄)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种:选用无病种子或者选用抗病品种。

2.合理轮作:避免玉米连作,实行轮作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改善土壤环境,增强玉米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例如与豆类、小麦等作物进行轮作。

3.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如病叶、病株等,并进行集中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降低来年发病的几率。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避免植株过于拥挤,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适时中耕除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保证玉米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

5.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进行重点防治。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7天-10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防治2次-3次。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