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褐斑病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4-08-27 来源:镇沅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2314次
分享到:

玉米褐斑病就由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的形式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叶片上侵入危害。镇沅县的秋天气温高、湿度大,加上今年长时间降雨,在镇沅县境内坝区密度大、低洼潮湿的玉米田块均有发病。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叶片与叶鞘相连处易染病。叶片、叶鞘染病后病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病斑易密集成行,小病斑融合成大病斑,病斑四周的叶肉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皮易破裂,散出褐色粉末。

26b02ca3d2b94804f1b111150df8b26.jpg

图1.玉米褐斑病为害叶片症状(2024年8月18日拍摄于勐大镇)

 裁剪旋转.jpeg

图2.玉米褐斑病为害茎秆症状(2024年8月18日拍摄于勐大镇)

图3.jpg

图3.农技人员田间技术指导(2024年8月18日拍摄于勐大镇)

玉米褐斑病防治方法:

1.收获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

2.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追肥、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4.栽植密度适当,提高田间通透性。

5.在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至600倍液等药剂保护。

6.在玉米10叶至13叶期,可选择以下药剂喷雾防治:

①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60毫升至90毫升每兑水60公斤

②亩用30%醚菌酯悬浮剂30毫升至50毫升每兑水60公斤

③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至1000倍液

④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至1500倍液

⑤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至7000倍液

⑥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⑦25%丙环唑乳油500倍液至1000倍液

⑧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至1000倍液

⑨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