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对症用药
很多种植者对病症不能识别,因而无法正确地选药,导致防效差,甚至无效。
一是把植物生理病害误认为是侵染性病害,用杀菌剂去治生理病害。生理性病害是缺某种元素引起的病症,只有补充对应的元素才能根治,如果用杀菌剂去防治,药不对症,既无效,耗人工,又花钱。
二是用杀真菌的药去防治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无法达到效果,反而认为购买的药质量有问题。
三是农作物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有很多种类,如果病症判断不准,选用的杀菌剂不当,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如灰霉病和锈病都属真菌性病害,但它们的用药却有很大区别。
四是保护性杀菌剂和性杀菌剂是有区别的,保护性杀菌剂是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在植株的茎、叶、果表面建立起保护膜,防治病菌的侵入,起保护作用。在发病前用药效果好,但发病后防治效果就差。而性杀菌剂一般都有内吸作用,它能够迅速内吸、传导到植物体内,杀死病菌起作用,发病后就应该选择性药剂。
施法要正确
根部病害要采用药液浇灌方法,茎秆部位的病害要用喷淋或涂刷法,叶部病害要做到正反面都喷,并均匀周到,重点喷叶背面。如根腐病就要用浇灌方法、烟草的黑茎病要用喷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