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腊勐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24 来源:龙陵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518次
分享到:

推广大豆复合种植,是今年国家对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措施,根据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关于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相关部署要求,结合腊勐镇实际,在新和村实施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工作。

种植现场上,腊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到新和村为群众发放优质豆种600余斤,发放农户99户,种植面积300余亩。根据农户的种植面积,工作人员仔细称量黄豆种发放到农户手里,并做好登记工作。本次发放黄豆种子,激发了农户抢春耕促生产的生产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图片2.png图1: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发放豆种现场(2023年6月1赵熙拍摄)

一、选配适宜品种

选配适宜的作物品种是该技术核心内容之一。大豆要选用耐荫抗倒、株型收敛、宜机收的有限结荚类型的中早熟高产品种。玉米要选用株型紧凑、抗倒抗病、中矮秆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

二、选用适合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可选用4:2、4:3、6:3等模式。由于复合种植技术是第一年在我镇大面积推广,配套作业机械相对不足,应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现有农机条件,科学选择适宜种植模式。

(一)4:2模式。实行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290cm,其中,大豆行距40cm、株距10cm,亩播种9200粒以上;玉米行距40cm、株距10cm,亩播种4600粒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cm。

(二)4:3模式。实行4行大豆带与3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350cm,其中,大豆行距40cm、株距10cm,亩播种7600粒以上;玉米行距50cm、边行株距12cm、中间行株距15cm,亩播种4400粒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cm。

(三)6:3模式。实行6行大豆带与3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455cm,其中,大豆行距45cm、株距10cm,亩播种8800粒以上;玉米行距50cm、边行株距12cm、中间行株距15cm,亩播种3400粒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cm。

图片3.png图2:龙陵县腊勐镇新和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2023年6月20日赵熙拍摄)


三、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能否实现增产增效的基础。在播种前要充分做好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准备,播种要严格按照所选模式的技术要求规范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一)农机选择。4:2模式可用专用农机实施种肥同播,4:3、6:3模式可利用现有大豆和玉米播种机械,按照所选择模式的带宽、行距、株距等技术要求分别进行播种作业,努力提高播种质量。

(二)种子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大豆、玉米种子包衣。每100kg大豆种用62.5g/l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300ml-400ml进行种子包衣;每100kg玉米种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470ml-560ml进行种子包衣。

(三)适期播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宜播期为6月10日-25日,小麦收获后若墒情适宜,应立即抢墒播种。采取单粒精播,播深3cm-5cm。播种前,可先进行灭茬,再旋耕一遍,或选用带灭茬功能的播种机进行大豆、玉米灭茬播种。若墒情较差,要先造墒再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豆、玉米播种后进行滴灌、喷灌,促早出苗、出全苗、成壮苗。

四、科学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开展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合理进行化控,努力提高大豆、玉米单产水平。

(一)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最好在播后苗前进行,每亩可用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85ml,或330g/l二甲戊灵乳油150ml,对水30kg-45kg,表土喷雾封闭除草。苗前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根据当地草情,在大豆、玉米苗后早期,即大豆2片-3片复叶期、玉米3叶-5叶期,选择大豆、玉米专用除草剂实施茎叶定向除草。大豆每亩用15%精喹·氟磺胺微乳剂(精喹禾灵5%+氟磺胺草醚10%)100g-120g,对水30kg-45kg。

(二)病虫害防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相比,各主要病害的发生率均降低。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行统防统治。一是防治点蜂缘蝽。在大豆初荚期,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g+5%高效氯氟氰菊酯15g,或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噻虫嗪12.6%+高效氯氟氰菊酯9.4%)4g-6g,7d-10d喷雾防治1次,视虫情防治1次-2次。早晨或傍晚害虫活动较迟钝,防治效果好。

(三)适期化控调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边际效应增强,但单位面积群体较大,存在倒伏减产和影响大豆生长的风险。若大豆长势过旺,每亩用10%多效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多效唑2.5%+甲哌鎓7.5%)65g-80g在大豆盛花期对水喷雾;玉米可在大喇叭口期用250g/l甲哌鎓水剂300倍-500倍液全株均匀喷雾,适度控制株高,增强抗倒能力,改善群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