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结荚期田间长势。(2023年4月6日摄)
油菜产量的高低与种植密度关系非常密切,油菜种植时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地力,科学分布植株的光照和透气性,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实现油菜多结角果,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目的。既然油菜合理密植是节约成本又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种植油菜时如何做到合理密植呢?
1.根据水肥条件确定油菜种植密度
油菜在不同地块的水肥条件下生长不一样,水肥条件好,植株生长旺盛,合理的群体结构要求油菜种植密度要低些;如果地块肥力差,为确保产量,油菜种植密度要高一些。
2.根据播种时间确定油菜种植密度
油菜种植密度与播种时间关系密切,油菜播种时的气温对油菜生长影响较大,播种较早的油菜,苗期气温相对较高,生长也快,植株发育较好,种植密度应小一些;播种较晚的油菜,苗期气温相对较低,生长迟缓,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确保产量。
3.根据气候条件确定油菜种植密度
一些低海拔区域,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雨量较多,油菜生长较为旺盛,种植密度应适当低些;冬季温度低、雨量较少并且栽培条件差的地区,种植密度应大些。
4.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油菜种植密度
油菜的品种特性与种植密度关系密切,甘蓝型油菜的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苔节数多,并且单株结果树多,油菜种植密度宜稀;白菜型油菜生育期相对较短,植株矮小,单株结果数少,种植密度要大。
5.根据栽培方式确定油菜种植密度
在相同或相近的种植密度下,采取不同的种植模式,来进一步协调油菜植株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生长关系,这样有利于油菜植株通风透光和人工田间作业管理。目前油菜种植方式主要有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两种模式,等行距种植一般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株距18厘米-20厘米,每亩留苗10000株左右,这种栽培模式适宜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宽窄行种植一般宽行80厘米-90厘米,窄行40厘米-45厘米,株距12厘米-15厘米,每亩留苗在9000株左右,这种栽培方式比较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它不仅可以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还能有效防止植株倒伏,确保油菜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