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羊肚菌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3-12-13 来源:会泽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1424次
分享到:

羊肚菌又叫做羊肚菜、羊蘑、羊肚蘑,因其外表形似羊肚固得其名,羊肚菌是珍贵的食用菌种,营养价值非常高。

图1.羊肚菌种植基地。(2023年12月4日 摄).jpg

图1.羊肚菌种植基地。(2023年12月4日 摄)

一、羊肚菌生长环境

1.温度、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通常在11月至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4.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不适宜生长,所以,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图2.羊肚菌菌孢生产。(2023年12月4日 摄).jpg

图2.羊肚菌菌孢生产。(2023年12月4日 摄)

二、栽培技术

1.熟料脱袋栽培

益富源菌菇生态宝:料:水=1:100:130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采用17厘米x33厘米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克至600克,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至25℃温度下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天至6天,即可栽培。

2.室内脱袋栽培

菇房消毒后即栽培。先用稀释30倍至50倍的益富源菌液在每层床面上喷洒消毒,然后在铺塑料薄膜,其上覆盖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x33厘米的塑料菌袋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水中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态宝1:200-300的比例)1次即覆土3厘米至5厘米,表面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

图3.羊肚菌菌孢。(2023年12月4日 摄).jpg

图3.羊肚菌菌孢。(2023年12月4日 摄)

3.室外脱袋栽培

选择光照为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米,深15厘米至20厘米。整好畦后喷300倍至500倍的益富源种植营养液水或轻浇水300倍至500倍益富源营养液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和出菇管理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4.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三分阳七分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场地,挖深20厘米至25厘米的坑。坑底用300倍至500倍的益富源菌菇生态宝营养液浇湿,将配好的栽培料加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为4厘米至5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菌种(12厘米x28厘米)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厘米至5厘米,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3厘米至5厘米厚,再盖一层阔叶树叶。盖完后洒水,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图4.羊肚菌菌孢。(2023年12月4日 摄).jpg

图4.羊肚菌菌孢。(2023年12月4日 摄)

三、栽后管理

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至1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1702474663525043693.jpg

图5.羊肚菌种采收。(2022年3月14日 摄)

四、病虫害防治

羊肚菌菌丝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洒益富源菌菇生态宝液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