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的田间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23-12-21 来源:娜允镇 浏览:2451次
分享到:

1.温度管理:移栽后采用“闷棚”管理,配合苗床搬钵蹲苗及栽前抢墒覆盖。具体操作方法是:移栽后一周内小环棚和大棚一般不通风,白天温度可保持在30℃-33℃,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土壤温度在18℃以上。一周后,晴天午后棚温度超过35℃,为防止高温烧苗和徒长,前期可在大棚背风处开小天窗进行通风降温,后期气温升高,可将大棚两边边膜卷起,通风降温。当外界最低气候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撤去小环棚,将大棚下角撩起,大通风,增加昼夜温差。

2.通风和光照:大棚温度25℃以上时,一般掌握苗小、小通风,苗大、大通风,中午晴天多通风,早晚阴天少通风的原则。刚开始时以揭开小环棚换气为主,稍大些可少量通气,时间短些,以后逐步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

3.湿度和水分管理:为减少病菌的滋生,提高西瓜的品质,整个生长期要控制好棚内湿度,保持棚内干燥。西瓜根系较发达,可吸收利用较深部位的地下水,根据孟连的气候情况,除果实膨大期外,一般不浇水。在果实膨大期,视土壤情况结合追肥适当补些水分。

4.人工除草:孟连县大棚西瓜大多进行棚内覆膜种植,既可达到保水、保温的效果,又可十分有效的防治杂草,因此即使有少量杂草生长,也都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拔除,从而减少了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有利于提高西瓜的品质。

5.肥水管理:已施足基肥的田块,一般做瓜前不施肥,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视瓜苗长势适当追施膨瓜肥,一般追肥1次-2次,每亩用粪水2000kg+尿素10kg-15kg。为防止灼伤根系,一般在离西瓜根部30cm处打洞穴施肥。追肥时和追肥后2天-3天要加大通风,瓜熟前10天左右停止施肥水。

 图1.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jpg 图1.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2023年12月21日摄)。

 图2.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jpg

图2.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2023年12月21日摄)。 


图3.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jpg

图3.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2023年12月21日摄)。


图4.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jpg 图4.孟连县大棚小型西瓜种植图片(2023年12月21日摄)。


6.整枝管理:孟连县采用一主一副双蔓或一主二副三蔓的方法进行整枝。每蔓座瓜节位前的孙蔓应及时摘心抹芽,以利于座瓜节位的雌花坐果。整枝应掌握前紧后松的原则,坐果前整枝工作是大田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当瓜蔓至50cm-60cm长时,要及时进行理蔓,使茎叶分布均匀。

7.授粉坐果:西瓜大多数为雌雄异花,气温较低、昆虫少时,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应选择在上午8时-10时进行。授粉后第5天,检查幼瓜是否座果。当幼瓜长到鸡蛋大时,要及时蔬果,留下符合品种特性的瓜,去除歪瓜、病害幼瓜。每株留瓜2个以上,每亩座瓜为1000个-1300个。

8.病虫害防治。大棚西瓜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首先,保持大棚内地面、空气干燥是关键,可以有效降低病菌危害的程度。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棚内的湿度过大所致,苗期主要是猝倒病、炭疽病和立枯病,大田栽培前期主要是流胶性蔓枯病、疫病等,中后期主要是炭疽病、叶枯病和白粉病。常用的农药有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杀毒矾、粉锈宁片等。农药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虫害主要在生长后期。可在大棚的两端悬挂黄板和蓝板进行物理防治。药剂防治:蚜虫可用灭蚜灵、一遍净(吡虫啉)、杀虫素(阿维菌素)等农药防治,红蜘蛛可用克螨特、灭虫灵等农药进行防治。

9.适时收获。开花授粉后,前期瓜34天-36天,后期瓜32天-34天,果实即可成熟。小型西瓜皮极易开裂,采摘时要非常小心,做到轻拿轻放。按照商品品质要求分级包装、贴标、装箱、出售。

大棚小西瓜的成熟度较难识别,应在授粉时用标记物挂牌,记清日期或授粉后3天-5天悬挂标识标签,便于采摘收获。特别是黄瓤类西瓜,其品质风味只有在瓜成熟时才能充分体现。因此采摘时一定要防止生瓜上市,否则会影响瓜的品质,影响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