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利用农闲地,马龙区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秋荞产业,增加农民收益。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发展路径
马龙区围绕政府引导、主体种植、部门参与、企业收购的方式,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时间节令,统一中耕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的基本要求,将项目资金统筹到产业发展中,降低生产成本。在全区建设5600亩秋荞生产基地,其中核心样报500亩,按每亩5公斤种子进行物化补助,对其中1000亩示范基地按每亩50元进行机收补助;同时,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苦荞加工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确保生产收益。
图1.马龙苦荞基地核心样板区(2023年9月19日摄)
二、优化技术规程,奠定生产基础
从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制定一整套技术规程,由区农业农村局安排技术人员负责实施。
1、种子选择和处理。以云荞2号为主,播种前用0.1%―0.5%的硼酸溶液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或药剂拌种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下,每亩留苗密度以9万株为宜;苦荞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kg为宜。
3、播种期。为8月上、中旬。苦荞的播种方式为撒播。
4、田间管理。主要做好施肥、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施肥:重在基肥,增施磷钾肥;基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50%―60%左右,在播种前深耕时施入。中耕除草:一般秋荞1次―2次。中耕在苗高7cm―10cm时进行,结合间苗,疏去较密的细弱幼苗。病虫害防治:根据秋荞常见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防,减少病虫危害。
5、机收。动员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参与,对相对规模化种植或相对平整地块进行全程机械化收割,做好机收减损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应收尽收。
图2.马龙苦荞长势(2023年10月10日摄)
三、注重生产效益,确保增产增收
2023年全区种植秋荞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在150千克左右,按市场收购价4.5元/千克计,预计总产值可达3375万元。其中5600亩示范基地平均亩产在200千克左右,亩产值达900元,除去种子成本和部分机收费用补助,每亩净增收达6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有效来源。
图3.马龙苦荞基地机收现场(2023年10月30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