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粒苋在云南又叫做辣米菜、凤尾,嫩时茎尖可作新鲜蔬菜食用,汤汁呈红色,成熟时籽粒可跟糯米面、鼠曲草(又叫面蒿)做成饼,还可作为包子的馅料,也可以把晒干的籽实加热炒成小粒爆米花,配上红糖鸡蛋口味绝佳。因其用途广泛,可作粮经饲,管理粗放,产量高,售价高,深得老百姓喜爱。据相关资料记载,其籽实中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2倍,又被誉为“蛋白草”。如果实行良种良法和规范化种植产量就可以得到更大提升。籽粒苋种植技术如下:
图1.籽粒苋籽实(2024年3月5日摄)
选地: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杂草较少的地块种植。低洼地、沙土地和盐碱地不能种植籽粒苋。前茬以大豆、玉米和小麦为最好。
整地、施肥及起垄:在5月5日至5月10日之间,进行精细整地,使土质疏松细碎平整。同时,施入有机肥,边整地施肥边起垄。行距为30cm-60cm。
图2.籽料苋籽实(2024年3月5日摄)
播种:播种期一般在5月10日至5月15日之间。最好根据天气预报在雨前播种,以利抓全苗。播种方法可以采用人工条播或机械条播,行距为60厘米。为了播种均匀,在播种前将种子内掺入20倍-30倍的细沙砾,再根据地块分成若干等份,以保证均匀播种。播种量为0.4公斤-0.5公斤/亩。由于种子细小,覆土深度以2cm-4cm为宜。播种后应及时压实,以确保土壤墒情。
图3.成长中的籽粒苋(2020年10月21日摄)
田间管理:在出苗后,应及时除草、松土和间苗。当苗高10cm-15cm时,进行定苗,株距为20cm-30cm。在生长期间,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和浇水。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如蚜虫、菜青虫和地老虎等。
收获:籽粒苋一般在播种后40天-50天即可采收。当株高达到30cm-40cm时,可开始收割。以后每隔20天-30天收割一次,一年可收割2茬-3茬。每一次收割时,可用镰刀或割草机将地上部分割下,留茬高度为5cm-10cm。收割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以备贮藏或加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