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文山州多年生稻种植推广技术
发布日期:2024-04-11 来源:文山州农业农村局 浏览:2447次
分享到:

人勤春来早,当前,正值插秧季。在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归朝镇等地由于常年气温较高,适宜种植多年生稻,农户在3月中旬已进行育秧,目前秧苗移栽正在进行,田间地头生机盎然,满目皆景,上演着水田变绿的戏法。

dc5c100664c2618ab88427edca4d48ff.jpeg

2024年4月8日拍摄于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

多年生稻是种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多年(多季)的稻作品种。多年生稻是利用收获后其地下茎(土表之下)的腋芽能够安全越冬后重新生长,下一年(季)恢复正常的稻作生产能力,依次往后,实现多年生稻的生产。从第2个生产季节起,不再需要购买种子、育秧、移栽、犁田、耙田等生产性环节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和一年生稻相比,可以减少生产投入成本的50%以上,在文山地区大约减少400元/亩-600元/亩的直接投入,且连续多年不需要对田块进行翻耕,实行免耕后减少了劳动力、肥料、农药的投入,增加了土壤的自然属性和自然地力,多年生稻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推广品种

根据文山州与云南大学就多年生稻示范及推广应用项目合作,以多年生稻23、云大24、云大25、云大107等审定品种为主的多年生稻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

4538a21a57698c7bd8f1def3bf3007e8.jpeg

2024年3月28日拍摄于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

二、采用规范化种植技术

(一)育秧、培育适龄壮秧

1.育秧。采用旱育秧(薄膜育秧),它具有投入少,秧苗素质好,无返青期,分蘖节位低、爆发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特点。富宁县剥隘镇示范点可选用秧盘育秧。

2.播种期:雨水节令前播种结束。按照生育期:135天至150天计算,收获期预计在6月底至7月初,争取当年再生留植,收获第二季。

3.播种量:常规育秧亩2㎏-3㎏,机插育秧亩3㎏-5㎏。

    4.适龄秧龄: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秧龄均为35天-40天。

(二)适时移栽

秧龄达到适龄时进行移栽,一般至4月开始移栽;低海拔地区在3月底移栽;秧龄过大,会影响低节位分蘖,影响产量。每亩基本苗:籼稻:1.8万丛-2.5万丛,粳稻:2.2万丛-3万丛,栽插时建议栽双苗,粳稻建议栽2苗-3苗确保基本苗。

1.移栽规格:籼稻品种:株行距12㎝×28㎝,每塘2苗-3苗,每亩2万丛-3万丛左右,粳稻品种12㎝×20㎝-12㎝×22㎝,每亩2.5万丛-3.0万丛左右,每塘2苗-4苗;栽插推行单行条植,从而保证基本苗数,为高产创下基础。

2.移栽的技术要求:机耙田要求耙后第二天栽秧(即:栽清水秧),做到浅栽浅插,不栽深秧,不栽倒秧,移栽时要求大田保持一定水层(约3厘米左右),移栽前大田要进行消毒灭菌和杀螺一次。

(三)精确定量施肥,科学水分管理

1.苗期肥水管理

育秧时每12m2-15m2施一包壮秧剂,苗期一般不施肥,移栽前施送嫁肥:在移栽前3天-5天,每亩秧田施尿素3㎏-5㎏。

苗期一般不灌水,坚持干燥促根,增强抗逆性,如出现卷叶,也可灌一次至两次水。

2.大田肥水管理

精确量化施肥:先施肥后移栽,轻施底肥、重施分蘖肥、后期补施穗肥的施肥原则,大田的整理要做到两犁两耙,田平泥化,做好埂糊埂防止漏水漏肥。

水分管理:采用干湿交替管理,移栽后采用浅水管理,促进早生快发;分蘖期要保持湿润,促进低节位分蘖,分蘖达到80%时,进行搁田,以大田开裂为度,排水条件差的田块,采用灌深水也可以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是水稻需水临界期,采用浅水灌溉促分化,寸水保胎的灌溉方法,进入蜡熟期后采用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法。

(四)病虫害防治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做到勤防勤查,发现病虫,及时防治。

1.分蘖期:用75%的三环唑、乐斯本等药剂预防和防治叶稻瘟、螟虫、稻飞虱为主,并兼防兼治其它病虫害。

2.破口期:用75%的三环唑、农用链霉素、井冈霉素、好力克、爱苗等药剂预防和防治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螟虫为主,并兼防兼治其它病虫害。

3.齐穗期:用速灭杀丁药剂注意预防和防治以稻蝽蟓为主的其它虫害。

4.水稻收获前注意防止鼠、雀危害。

(五)适时收获

水稻进入黄熟期后准备收获,做到九黄十收,粒粒归仓,保证丰产丰收。

5ef02fe5b209334b1203d8d875e7fca4.jpeg

2024年4月8日拍摄于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