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苗期(从苗床到大田)田间管理
1、土壤处理
万寿菊根系发达,需肥量大,由于生产模式为长期连作,大部分万寿菊种植区已经出现生长障碍,故需深翻土地,施足基肥。起墒挖沟,要排水方便,不积水。种植土壤pH在5.5~6.5为佳。一般要求耕作层40cm以上,亩施农家肥1500㎏-2000㎏+国光活力源3袋-5袋+硼肥1㎏-2㎏做底肥。1周后进行理墒。
2、理墒挖塘
① 双行栽培
净墒面宽70㎝-80㎝,沟宽70㎝-80㎝,垄高30㎝,双行行距为30㎝-35㎝,株距45㎝-50㎝,密度为1600株/亩-2000株/亩。
② 单行栽培
净墒面宽30㎝-60㎝,沟宽50㎝,垄高30㎝。单行株距为45㎝。密度为1400株/亩-1800株/亩。
二、小苗起挖及定植
1、定植时间
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参考当地天气预报,在未来24小时之内有雨,即可进行开始大田定植工作。
2、种苗起挖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小苗,及时淘汰畸形苗,病苗。
3、小苗定植要求
按提前挖好的穴进行放苗,后面是用锄头回土覆盖,覆土不能超过第一对真叶。否则会因为覆土过深影响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植株发育。
4、水分管理
万寿菊定植时,由于品种特性以及生产模式特殊,一般在雨季定植,如移栽后24小时内降雨则不需要人工浇定根水。
5、查苗补缺
移栽后7天-15天,要进行田间检查,及时补苗,确保无漏苗。
图1.万寿菊的地块整理现场。(2024年4月19日摄)
图2.万寿菊的移栽现场。(2024年5月24日摄)
图3.县农业技术人员对万寿菊长势进行视察。(2024年6月4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