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来信,针对你提出的问题,由于云南整体不会遇到你所提问题的情况,我单位没有做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我通过询问其他省份专家和查阅资料后,给出以下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在荞麦行间铺设10-15cm 厚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或田间杂草(需晒干避免腐烂),覆盖面积达80%以上,注意避开植株基部5cm以防茎秆霉变。
2.在荞麦田上方搭建高1.2-1.5m的支架,覆盖遮光率30%的白色遮阳网,于每日10:00-16:00高温时段覆盖,其余时间掀开通风。连续覆盖不超过3天,否则易导致植株徒长。
3.在每日17:00-19:00,采用滴灌或喷灌,每亩补水20-30m³,使表层土壤湿润(0-10cm土层含水量达70%),避免大水漫灌导致根系缺氧。
4.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在荞麦行间开浅沟(深 5-8cm),高温期间保持沟内有3-5cm 浅水层,雨后及时排干积水,防止烂根;沙质土壤不适用。
5.在高温来临前,喷施500倍液的高岭土(一种白色矿物粉末),每亩用量50-60L,重点喷洒叶片正面。
6.小面积地块在每日11:00-14:00,用风扇(功率500W 以上)在田边横向吹风(风速1-2m/s),每50㎡放置1台。
7.播种时,将种植行向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使植株在正午时相互遮荫,减少单株受光面积。将传统等行距改为宽窄行,每亩留苗密度减少10%(常规密度的 90%),保证冠层通风透光,降低局部闷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