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服务
高原特色农产品
农技课堂
三农资讯
招工找工
供销大厅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首页
专家服务
专家库
专家库
专家问答
张*
(助理研究员)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回复率 : 100%
种植技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
5.0分
我要提问
专家简介
2013年9月-2016年6月 云南省农业大学 研究生 2017年10-2021年2月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2021年2月-至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查看更多
+
相关问答
粮油作物种植
大豆高产太难了,希望得到大豆净种高产栽培措施
云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需结合当地气候(多为亚热带、热带气候,雨热同期但部分地区干旱突出)、土壤特点(红壤为主,酸性较强)及品种特性,重点围绕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开展,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一、品种选择 1. 适配品种: 选择耐湿热、抗逆性强(抗旱、耐酸、抗病)、适应云南多山地、坡地的中早熟或中晚熟品种。推荐品种如: - 本地优良品种:滇豆7号、云黄13、云黄14、云黄17、云黄22、云黄25、云黄26、云黄27等(经省级审定,适应云南生态); - 引进品种:需经本地试种,选择株型紧凑、结荚集中、抗倒伏的品种。 2. 种子处理: - 播前精选种子,去除瘪粒、病粒,晒种1-2天(避免烈日暴晒),提高发芽率; - 用种衣剂(如含有防虫、杀菌成分的复合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等苗期病害。 二、选地与整地 1. 选地: 选择地势平缓、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地块,忌连作(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如玉米、马铃薯等,减少土传病害)。红壤地区需注意调节酸性(pH值5.5以下时,需改良)。 2. 整地与土壤改良: -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20-25厘米,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 - 酸性土壤(pH<5.5)每亩施生石灰50-100公斤,调节pH值至6.0-7.0; - 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大豆专用复合肥40-50公斤),均匀撒施后翻入土中。 三、播种管理 1. 播种时间: - 春播:滇中、滇东等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地温稳定在10℃以上); - 夏播:滇南等低热地区5-6月(避开雨季初期涝害); - 秋播:滇西南部分地区8月上中旬(需保证成熟期气温≥15℃)。 2. 播种方式: - 点播或条播:坡地采用点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平地条播(行距40厘米,株距10-15厘米); - 播种深度:3-5厘米(黏土浅播,沙土稍深),播后覆土镇压,保墒防旱。 3.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调整,一般每亩保苗1.2万-1.8万株: - 分枝少的紧凑型品种:密度稍高(1.5万-1.8万株); - 分枝多的松散型品种:密度稍低(1.2万-1.5万株)。 四、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出苗至分枝期): - 查苗补苗:出苗后3-5天检查,缺苗处及时补种(带土移栽补苗,提高成活率); - 间苗定苗:2-3片真叶时进行,拔除弱苗、病苗,保留健壮苗,确保密度合理; - 中耕除草:结合间苗浅耕1次(深度5-8厘米),破除板结,清除杂草,促进根系生长。 2. 开花结荚期管理: - 追肥:初花期每亩施尿素5-8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或复合肥10-15公斤),促进开花结荚;若叶片发黄,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溶液,增强光合效率; - 水分管理: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大(占全生育期60%),遇旱及时灌溉(沟灌为主,避免大水漫灌);多雨地区及时排水防涝(田间积水易导致落花落荚)。 3. 鼓粒期管理: - 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60%-70%),忌干旱; -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饱满。 五、病虫害防治 云南大豆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霜霉病、豆荚螟、蚜虫、斜纹夜蛾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 病害防治: - 根腐病:轮作+种衣剂包衣,发病初期用恶霉灵或甲霜恶霉灵灌根; - 霜霉病:合理密植,雨后排水,发病初期喷施甲霜灵或霜脲·锰锌。 2. 虫害防治: - 蚜虫、蓟马:用吡虫啉或啶虫脒喷雾; - 豆荚螟:在开花结荚期用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盐防治,重点喷花和嫩荚; - 斜纹夜蛾:安装诱虫灯诱杀成虫,幼虫期用茚虫威或虫螨腈喷雾。 3. 绿色防控: 采用轮作、清洁田园、合理密植等农业措施,搭配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防治豆荚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六、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期: 当植株叶片脱落70%以上、豆荚变黄、籽粒变硬(手摇有响声)时及时收获,避免裂荚落粒(云南部分品种易裂荚,需提前1-2天收获)。 2. 收获方法: 人工收割或机械收获,收割后晾晒至籽粒含水量13%以下(避免霉变)。 3. 贮藏: 清除杂质,籽粒干燥后入库,贮藏环境需通风、干燥、低温,防止虫蛀和霉变。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结合云南当地生态条件灵活调整(如干旱地区加强保墒,多雨地区注重排水),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赞
(
0
)
回答者:张*
2025-08-04
我的提问
问题类型
*
请选择问题类型
其他类
病虫害防治
畜牧养殖类
水产养殖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经济作物种植
苗木花草种植
粮油作物种植
中药材种植
农资农技
涉农法律
咨询内容
*
上传图片(最多可以上传3张图片)
验证码
*
确认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