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核心环节:
一、基础设施改造
需开挖环形虾沟(宽2-3米,深1-1.5米),并设置虾潭(1米见方,深0.8-1米),同时加固田埂并安装40-50厘米高的防逃网。田块面积建议为40-50亩,便于管理。
二、水位管理
1.分蘖期:保持水位10-15厘米,每天检查田埂渗漏并及时修补。
2.生长期:5月起每7天提升水位5厘米,最终稳定在30-40厘米。高温时夜间注水降温,避免水温差超过3℃。
3.排水管理:分蘖末期排水晒田3-5天,恢复水位至20厘米防止脱水。
三、施肥技术
采用“有机肥+缓释肥”分段施用:
1.基肥:每亩撒施发酵鸡粪500公斤(预处理后pH值6.5-7.0)。
2.追肥: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每次追施缓释复合肥10公斤。
四、水质调控
1.水草种植:投放槐叶萍或紫背浮萍,保持水面覆盖率10%-15%,定期打捞过量浮萍。
2.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换水或泼洒维生素C缓解应激。
五、病害防控
1.消毒处理:翻耕前用石灰水消毒,灭杀虫卵。
2.生态防治:利用水生植物(如水瓜类)净化水质并抑制藻类疯长。
六、品种与密度控制
选择耐淹水稻品种,推广“双水双绿”生态模式,确保水稻与小龙虾协同生长。虾苗繁育基地年供应能力可达5亿尾,保障种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