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7月,鲁甸县多数乡镇雨水充足,阴雨连绵,给烟草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黑胫病发病较重,损失较大,现结合鲁甸实际,提出一些防治、补救措施。
图1.长势良好的大田烟草。(2024年7月1日摄)
一、识别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发生以后,在烟草的根系、叶片以及茎杆均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1.叶黄。降水充沛时,植株发病,在下部叶片有病斑,病斑早期为水渍状呈暗绿色,之后急速扩增至中央呈黑褐色,轮纹形似“膏药状”,叶片由下而上逐步变黄萎蔫。
图2.发病植株,下部叶片发黄。(2024年7月1日摄)
2.黑胫。苗期表现为茎杆上出现黑点,高湿的情况下,黑点上出现很多白毛;成株期茎杆发病,茎基部被病菌侵染后,黑斑围绕烟茎向上扩散,烟叶由根至顶变黄。
图3.发病植株,茎杆变黑鹰击烂。(2024年6月28日摄)
3.穿大褂。即烟株茎基部侵染后向髓部扩散,叶片根至顶变黄,暴雨后气温高,日光灼,整株烟叶萎蔫。
4.腰烂。烟株中央叶片发病由主脉扩展至叶基,再延伸到茎部,从而致使茎中部腐烂,俗称“腰烂”。
二、发病因素有哪些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气候条件。烟草黑胫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高温高湿是黑胫病、根腐病的主要发病条件,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3天-5天,温度为24℃-32℃时,田间就会出现发病高峰,在烟株现蕾前雨量大,则病害加重。
2.田间卫生。烟草出现黑胫病后,植株没有及时处理;收获结束,没清理田间病株、残体进行集中销毁;导致田间病原基数大,发病严重。
3.栽培管理。苗期偏施氮肥,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后期易发生黑胫病;种植过程中,田间灌溉频繁,湿度大,容易引起黑胫病;使用烟草茎杆堆肥,后期可能会引起该病害;在重茬地、菜园地、低注地育苗或苗床播种过密,小苗带病;烟田连作、排水不良,容易导致发病。
4.土壤类型。沙质壤土不易积水,发病几率低,发病较轻;黏土地易积水,发病几率高,发病较重。
图4.发病地块,植株长势差,缺塘严重。(2024年6月28日摄)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这种措施具有成本低、效果稳定、对环境无害等特点。
合理轮作:选择不同种类的作物进行轮作,比如红薯、花生、玉米等,从而消除或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搞好田间卫生:对田间的烟草茎杆进行集中清理,包括地下根茎,清除感染茎干,焚烧病叶或深埋,不堆积在田间地头。
科学管理:高垄栽培灌溉,避免积水;在苗床期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早栽,避开雨季;科学用肥,基肥用腐熟的农家肥,追肥不偏施氮肥。
2.化学防治。发病初每亩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克-120克兑喷雾;每亩用30%烯酰·咪鲜胺悬浮剂75毫升-9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
四.补救措施。对发病的烟塘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后,可种植其它作物,减少经济损失。
1.补种黄豆。6月底至7月初,采用隔行套种黄豆,病株空塘进行黄豆补种,充分利用余肥养分及土地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2.补种饲草。进入7月,可在病株空塘内及地块隔行种小白菜、白萝卜、蔓箐等作物,为养殖业提供饲草。
3.注意事项。发病地块不能种植马铃薯、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茄科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