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草地贪
发布日期:2024-07-11 来源:景信乡 阅读:2338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粘虫,从玉米的苗期一直到穗期都可危害,且在心叶中和果穗上钻蛀为害,严重威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鉴于其巨大的繁殖力、迁飞能力和危害力,严重威胁着全县粮食作物安全生产。目前孟连县大春玉米处于苗期、三叶期、小喇叭口期,丰富的食料资源是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的高峰时期。经调查,在县域内草地贪夜蛾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应加强田间管理,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1.特性

1.1幼虫。草地贪夜蛾(秋粘虫)幼虫共有6个龄期;头部呈青黑色、橙黄色或红棕色,高龄幼虫头部有白色或浅黄色倒“Y”型纹;体色为黄色、绿色、褐色、深棕色、黑色;腹节每节背面有4个长有刚毛的黑色或黑褐色斑点,第8腹节、第9腹节背面的斑点显著大于其它各节斑点,第8腹节4个斑点呈正方形排列;老熟幼虫体长:30mm-36mm。

1.2蛹。老熟幼虫常产在2cm-8cm的土壤中化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mm-18mm、宽4.5mm。

1.3成虫。体长15mm-20mm,体色为灰褐色、淡黄褐色,翅长32mm-40mm,前翅灰棕色,有淡黄色,椭圆形的环形斑,肾形斑不明显。环形斑下角有一白色楔形纹,翅外缘有一明显的近三角形白斑。后翅银白色,有闪光,边缘有窄褐色带。

2.危害症状

取食部位及为害程度与作物的种类、生育期以及幼虫龄期密切相关,6龄危害最为严重。在玉米上,1龄-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叶片背面和心叶丛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龄-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高龄幼虫还会为害雄穗和果穗。 

图1.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jpg

图1.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摄于2024年7月8日)。 

图2.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jpg

图2.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摄于2024年7月8日)。 

图3.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jpg

图3.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摄于2024年7月8日)。 

图4.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的玉米.jpg

图4.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的玉米(摄于2024年7月8日)。

3.防控措施

3.1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要加强玉米苗期、大小喇叭口期的田间管理,发现草地贪为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3.2成虫捕杀。根据草地贪夜蛾具有极强的迁飞能力这一特性,采用安装性诱器和杀虫灯诱杀成虫是有效控制和降低虫源基数的最好方法。

3.3药剂防治。抓住玉米大小喇叭口期和草地贪夜蛾1龄-3龄幼虫期及时开展统防统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喷药时重点喷雾芯叶和穗部。每亩可用康宽(氯虫苯甲酰胺)15ml或福奇30ml+美除60ml或甲维.杀铃脲24ml或4%甲维.虱螨脲100ml或乙基多杀菌素9克或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90ml或Bt制剂150克,兑水45kg全株喷雾进行防治,重点喷雾芯叶和穗部防治效果更好。

4.注意施药安全。施药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顺风或背风倒退进行施药。收集处理好农药瓶和药袋,防止污染环境和地下水,清洗施药器械时注意不要污染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