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粗缩病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24-07-11 来源:鄂嘉镇 浏览:2235次
分享到: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玉米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带毒灰飞虱传播。在玉米生长的整个周期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苗期感染的几率最高。染病后玉米植株出现叶片僵直、节间粗短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微信图片_20240711154210.jpg     

图1.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   (2024年7月11日摄)

一、症状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包括病株浓绿、叶片僵直、心叶不能正常生长,玉米病株生长迟缓,造成玉米节间粗短。随着病情的发展,玉米病株矮化,上部节间短缩粗肿弯曲,植株严重矮化,多数不能抽穗结实,花丝较少,果穗畸形,严重的情况下,玉米不能结实。

微信图片_20240711154314.jpg    

图2.感染玉米粗缩病的玉米植株。(2024年7月11日摄)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康农2号、良禾66、罗单297等。

2.适期播种,避开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5月上中旬播种的玉米,出苗后正赶上灰飞虱的传毒高峰期,因此发病率最高。故调整播期可使苗期避开传毒高峰期,减轻发病程度。

3.清洁田园。田间、地头、沟边等处的禾本科杂草是灰飞虱传毒的中间寄主,在玉米出苗前,清除田边、路边及沟内杂草,减少中间寄主,防止灰飞虱在玉米出苗后迁移到玉米上为害,从而降低危害。

微信图片_20240711154356.jpg

图3.感染玉米粗缩病的玉米植株。(2024年7月11日摄)

4.加强田间管理。玉米播种后及时浇水,促进早出苗。玉米苗后3叶-5叶,每亩用10%硝磺草酮悬浮剂80g-100g或40%莠去津悬浮剂200g-250g兑水40公斤防除杂草。玉米苗后5叶-6叶间苗定苗,发现感病植株及早拔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20kg作提苗肥,促进玉米茁壮成长,增强抗逆性。玉米9叶-10叶,每亩用40kg尿素+20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作穗肥。

5.化学防治。感病初期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ml或5%阿维·吡虫啉80ml-100ml兑水30kg-50kg喷雾防治灰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