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红火蚁阻截防控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24-07-12 来源:娜允镇 浏览:2235次
分享到:

1.红火蚁疫情监测调查。按照《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GB/T 23626-2009 国家标准执行。根据红火蚁发生特点,在农田、农村生活区及其周边全面监测红火蚁发生情况,利用目视法监测活蚁巢数量、火腿肠诱集法监测工蚁密度,明确红火蚁发生分布范围、活蚁巢数量、工蚁密度和危害程度等信息。系统监测发生发展动态,摸清红火蚁发生的区域和危害情况,及时报送红火蚁疫情分布行政区资料。

2.红火蚁防控技术措施。

2.1上下联动,联合防控。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长期治理”的防控机制,根据实际、分区管理,科学监测、重点防控, 点、面结合,采用毒饵防控;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指导防治。 

2.2搞好检疫,防止传播。 

图1.红火蚁蚁丘图片.jpg

图1.红火蚁蚁丘图片(摄于2024年7月9日)。 

图2.在蚁穴四周撒0.1%茚虫威饵剂.jpg

图2.在蚁穴四周撒0.1%茚虫威饵剂(摄于2024年7月9日)。 

图3.红火蚁将蚁丘周围的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jpg

图3.红火蚁将蚁丘周围的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摄于2024年7月9日)。 

图4.红火蚁将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jpg

图4.红火蚁将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摄于2024年7月9日)。

图5.红火蚁将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jpg

图5.红火蚁将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摄于2024年7月9日)。

图6.红火蚁将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jpg

图6.红火蚁将0.1%茚虫威饵剂搬回蚁巢(摄于2024年7月9日)。

2.3技术方法。在调查明确红火蚁发生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确定实施防治的具体范围,查到蚁巢后,对蚁丘及其周围的杂草先施除草剂,待杂草干枯后露出蚁丘,再采用药剂防治。雨季选用剂药液灌蚁穴(应急处理),每巢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10g-15g兑水10L-15L或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00倍液10L-15L灌穴,对较大的蚁巢适当增加药液量,先在蚁穴旁灌药液一周,再挖开蚁穴缓慢多次灌入药液,并注意反复浇灌蚁穴四周,一般间隔一周再灌穴一次或者再次发现蚁穴后在灌药液;雨季过后使用0.1%茚虫威饵剂,每巢用量15g-20g,使用时先在蚁穴四周撒药,再挖开蚁穴缓慢撒药,连续用药两次以上,采用“两步法”进行防治,第一步全面防治,全面和点状撒施毒饵相结合防控蚁巢,高密度区域—全面撒施毒饵,低密度区域—局部点施毒饵,蚁巢明显、易处理区域—施用粉剂;第二步重点防治,在局部发生区域补施毒饵1次,粉剂杀灭明显蚁巢,根据连续监测结果进行查漏补施,巩固防控效果,记录实施防治过程施用剂量、施用时间、防治效果、天气/环境条件等,形成防治档案。

2.4科学安全用药。红火蚁化学防治应选用经过农药登记的环境友好、低毒高效农药,禁止使用含氟虫胺成分的农药产品防控红火蚁。在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区、养蜂区、养蚕区等区域防治红火蚁时应注意药剂种类选择,防止对有益生物的杀伤和环境污染。施药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被红火蚁蜇伤或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