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黑斑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会造成白菜光合作用减弱,植株衰老加速,品质低劣,产量明显减少。该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以叶片和叶柄为主。
1.白菜黑斑病在叶片上形成轮纹状病斑
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小型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褐色的同心轮纹病斑;病斑直径 2mm-6mm,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或从叶片边缘开始发病,形成褐色的轮纹斑。后期多个
病斑合并,有时中间穿孔或破裂。
图1 白菜黑斑病症状(2023年5月18日摄)
图2 链格孢菌分生孢子(2023年7月6日摄)
2.轮纹状病斑形成的原因
病原菌侵入叶片后,以侵入点为中心,菌丝逐渐向四周生长扩展,产生浅褐色和深褐色相间的轮纹状病斑,其主要原因是病原菌菌丝呈浅褐色,分生孢子呈深褐色。在病斑扩展过程中,菌丝在病斑上持续生长,形成浅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而在早晨(黎明)和傍晚(黄昏),成熟的菌丝产生大量深褐色的分生孢子,形成深褐色环状区域。随着菌丝的不断生长成熟,在昼夜交替条件下病原菌周期性的大量产孢,病斑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以侵入点为中心,颜色差异明显、直径不同的环状区域,最终呈现出同心轮纹状的病斑。
3.白菜黑斑病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68.75%噁唑菌酮·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1500倍液,或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2100倍液-3000倍液,或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2000倍液,对植株进行均匀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施1次,连喷2次-3次,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