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兰豆褐斑病的发生特点及症状
褐斑病在荷兰豆种植区域时有发生,是生产中普遍较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若感染后可使荷兰豆造成一定量的减产。
褐斑病主要危害植株地上部分,荷兰豆感染后,叶片和荚上病斑呈圆形,茎部病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棕褐色,略凹陷,有明显的深褐色边缘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粒点。若花期被感染,则会导致荷兰豆的花脱落或幼荚扭曲。
图1.荷兰豆花期。(2023年6月25日摄)
二.荷兰豆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选用健康的种子。购买种子根据历年种植的经验,选用生产中表现发病轻的健康品种可有效的减少褐斑病的感染源。如果自留种子,要在空气流通、干燥的环境下繁殖,这样可大大降低褐斑病菌的繁殖,生产出健康的种子。
(二)种子处理。在荷兰豆种植前可选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进行种子处理,温汤浸种一般是先将种子浸泡在冷水中4小时左右,再用50℃左右的温水浸种5分钟,然后平铺在地板上迅速降温后播种;药剂拌种一般选用50%的多菌灵粉剂进行拌种,药剂用量约为种子重量的0.4%。
(三)科学栽培。在荷兰豆的栽培过程中,要与其他作物如大蒜进行轮作种植,采用高垄栽培,进行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科学合理浇水,防止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深翻士地,降低菌源,可有效防止褐斑病的发生。
(四)药剂防治。在荷兰豆褐斑病的发病初期,可选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间隔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可达到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