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类虫害,其危害性极大;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龄-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若不及时进行防治,它会吃光玉米叶片,造成玉米减产严重。其主要防治如下:
一、防治成虫,降低产卵。6月上旬成虫迁入期,利用粘虫产卵习性、趋光、趋化性,采用谷草把、糖醋液、性诱剂、杀虫灯等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1、谷草把法。一般扎直径为5厘米的草把,每亩插60-100个,5天换一次草把,集中烧毁,以消灭成虫。
2、糖醋法。糖盆配制比例为:糖:醋:酒:敌百虫=0.75:1:0.25:0.05(或酒:水:糖:醋=1:2:3:4,加少量晶体敌百虫),制成糖醋诱液,放在田间1米高的地方诱杀成虫。
3、性诱捕法。用粘虫性诱芯的干式诱器,每亩玉米地挂1个插杆,诱杀成虫。
4、杀虫灯诱杀。6月上旬成虫交配产卵期,田间安装杀虫灯,灯间距100米,晚8点至早5点开灯诱杀成虫。
二、防治幼虫,减轻为害。幼虫重发区需要普遍防治,偏轻发生区需要及时挑治。一般在低龄幼虫盛期(6月中旬)为最佳防治时期。
1、切实掌握防治适期(3龄前)及时施药防治。可亩用48%毒死蜱40克;或5%高效氯氰菊酯3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喷药时间以晴天上午11点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为宜。
2、农业防治。硬茬播种的田块,待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浅耕灭茬,破坏玉米粘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源。
3、人工捕杀。玉米出苗后,发生轻的地块,在幼虫取食早晚可人工捏杀幼虫。
图1.病虫害现状。(2023年7月21日摄)
图2.到监测点进行病虫害采样。(2023年7月21日摄)
图3.到监测点进行病虫害采样。(2023年7月21日摄)
图4.到监测点进行病虫害采样。(2023年7月21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