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草地贪夜蛾病虫害防治在丘北县的推广应用
发布日期:2023-07-26 来源:双龙营镇 浏览:487次
分享到: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的农业外来有害生物。当前,针对丘北县县域情况,主要危害玉米,其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点。

一、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一个雌蛾可以产2000粒卵。它的适生范围广,可以在10°-30°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同时,它还‍‍具有远距离迁飞的能力,能够很快从一个区域‍‍扩散到另外一个更大的范围,因此蔓延速度比较快。

1、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实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

2、在玉米上,1龄-3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

3、4龄-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也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

二、防治措施

1、强化监测预警。根据普查和寄主植物种植区域布局情况,设立重点监测点,开展人工调查、性诱、灯诱等方式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及时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

2、加强宣传培训。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信息,以村、田间地头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草地贪夜蛾识别和防治技术宣传及培训,并发放科学防治资料。

3、科学指导防控。认真指导农户,抓好防治工作。积极组织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压低虫口密度;在低龄幼虫防控最佳时期,优先选用物化诱控、生物防控措施。

4、化学防治。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新型高效低毒药剂喷雾防治。

三、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对于小规模种植的地块,鼓励采用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的方式进行处置。卵多产于叶片正面,玉米喇叭口期多见于近喇叭口处。发现卵块或未分散初孵幼虫及时人工摘除,并妥善处理带有虫源的植物残体。

2、理化诱控。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3、科学用药。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风险农药,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1690368732545077860.jpg

图1.草地贪夜蛾虫害。(2023年7月22日摄)

图2.草地贪夜蛾药物喷雾防治现场.jpg

图2.草地贪夜蛾药物喷雾防治现场。(2023年7月22日摄)

1690368890635048280.jpg

图3.草地贪夜蛾防治现场培训。(2023年5月16日摄)

1690368925892071679.jpg

图4.草地贪夜蛾防治培训现场指导。(2023年5月16日摄)

1690368957653061243.jpg

图5.草地贪夜蛾成虫。(2023年7月24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