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白斑病及防治
发布日期:2023-08-08 来源:华宁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897次
分享到:


一、发病田间症状

玉米白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斑最初较小,淡绿色,散生于叶片表面。随着时间推移,病斑变白、变干,有或无深褐色边缘。病斑圆形、长形至长方形,0.3厘米-2.0厘米。病斑颜色偏白,病斑具穿透性,即病斑在叶片正反面大小和颜色完全一致,或者几近一致。病斑边缘整齐清晰,无放射状或不清晰的延伸线或延伸状斑。病斑有突然下陷的症状,后期会出现破裂穿孔。严重时,病斑逐渐合并成不规则的大病斑,长达10厘米至整个叶片枯死。后期病斑上着有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萌发菌丝)。

玉米白斑病(2023年6月30日摄).jpg

图1.玉米白斑病图片。(2023年6月30日摄)

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玉米残体或土壤等场所越冬。在随后的生长季节,当遇到适宜有利的气候条件,即雨量多及气温适中时,病原菌的孢子繁殖体会通过雨溅风吹传播到新鲜种植玉米的地方,病菌的分生孢子在玉米叶片组织上萌发,形成初侵染。病原菌在田间可多次反复侵染玉米组织,特别是当夜间温度超过14℃时,雨水多、潮湿、结露重时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病原菌孢子容易侵入玉米组织。

三、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观察,及时发现,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开展防控,减轻病害危害程度,控制其蔓延。

2.选好品种,因为品种间的抗病性具有一定的差别。

3.合理安排种植密度,过于茂密荫蔽会加重病情。

4.选择对口药剂及时开展防治,可选用丙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使用量施药。在发病初期防治可减轻病害扩展。

5.由于病害具有传播迅速、为害严重的特点,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三个关键时期进行预防,可选用40%安克锰锌或世高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一次,连续3次-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