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属桑科类,作为果树种植的只有无花果一种。根据其正常结实是否需要授粉和花的类型,可以分为4个组和变种。许多种植品种属于其中普通的无花果类群,隐头花序中只有雌花,不授粉也单纯结果。根据果实的成熟收获期,可分为秋果专用型、夏果专用型和夏秋果兼用型3种。无花果为亚热带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适当条件下长寿者也可长成大树。无花果报系发达,抗旱耐盐,避免好氧污染。树枝生长快,树枝少,每年只有树枝端数芽向上,向外延伸。新梢除基部数节外,叶腋间多形成2个-3个芽,其中一个是花芽。进入结果期后,除了徒长枝条外,几乎所有的新梢都可以成为结果枝条。因此,栽培后2年-3年开始结果,7年-10年进入盛果期。
图1.无花果栽培(2023年8月5日拍摄于罗平县金圭大道)
1.栽培技术。繁殖苗木时可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位置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栽培距离一般为3米-4米,土质好或气候温暖的地区树冠大,植物行距可扩大到5米-7米。适合培育有中心干的无层形或多主 枝自然快乐形的树形。整形完成后,每年只清除徒长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
图2.栽培技术(2023年8月5日拍摄于罗平县金圭大道)
2.病虫害管理。无花果的病虫害很少。常见危害较大的有桑天牛、根结线虫、果实炭等。桑天牛的防治可以参果部分,采用毒签堵塞。根结线虫的防治现在主要是避免老园的连作和苗木的检疫消毒,有条件的时候也可以消毒土壤。果实炭丛病应在夏秋果发病前尽快喷洒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倍-800倍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后者用药安全间隔期(最后用药距收获天数)7天-14天。
图3.病虫害管理(2023年8月5日拍摄于罗平县金圭大道)
3.采收技术。无花果成熟期长,果实在夏秋季节逐渐成熟,应分批收获。充分成熟的果实,顶部小孔微开,外皮网纹明显,风味最好,但不耐贮藏。市扬销售的果实必须提前收获。无花果果多汁,长期接触容易起皮肤炎症,采果时需要戴硅手套。成熟的无花果容易腐烂变味,红色品种容易变色,短期贮藏也需要o度左右的低温和85%-90%的相对湿度。一般应随收获处理,不得长期贮藏。如果需要短期储藏运输,可以用SM保鲜剂浸泡水果,取出晾干,放入水果箱等待运输。使用带硅窗密封的水果旋转箱,保鲜效果更好。
图4.采收技术(2023年8月5日拍摄于罗平县金圭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