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三农通 登录
搜索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施药方式
发布日期:2023-08-23 来源:五华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473次
分享到:

一、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玉米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钻食心叶,当叶片展开时形成排列整齐的“一”字形孔洞;玉米抽雄穗后蛀入茎秆或雄穗茎内;在吐丝后可以咬食玉米花丝,之后危害嫩粒或蛀入穗轴中进行咬食。被害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茎秆被蛀后易被风折断。

640 (1).jpg

图1.幼虫躲在心叶危害,也能钻进茎秆进行危害。(2023年8月3日摄)

二、玉米螟的防治

1. 生物防治。

(1)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在村屯周边或农田周边,选用持效期2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诱杀成虫。

(2)释放赤眼蜂寄生卵。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共放蜂3次(在玉米螟蛾羽化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每亩3次总放蜂量为1.5万头-3.0万头,每亩设2个-4个放蜂点。蜂卡可选择人工投放或植保无人飞机投放。蜂卡距地面1米为宜。

(3)微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杀螟杆菌、短稳杆菌,苏云金杆菌等防治。施用方式有2种:一种方式是灌心叶,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kg加水1000kg-2000kg,灌注心叶。另一种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颗粒剂,菌土一般用1kg杀螟杆菌加细土或炉灰100kg-300kg。颗粒剂一般配成20倍左右(白僵菌粉1kg与20kg炉渣颗粒混拌即成),每株施2g左右。

2.化学防治。

(1)药剂选择。3%辛硫磷颗粒剂、3%克百威颗粒剂、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等。

(2)施药方法。有撒施颗粒剂、药液灌心和药液喷雾等3种。在心叶末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10%,或夏秋玉米的吐丝期,虫穗率达5%时,应进行防治。

(3)撒施颗粒剂。第一代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常用的颗粒剂有3%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g, 3%克百威颗粒剂1kg加细土8kg,混匀后每株用1g-2g,防效良好。

(4)药液灌心。可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成2500倍液-3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2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2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2000倍,灌在玉米心叶内每株10ml-15ml,也可用上述灌心药剂,浓度可稍高一些,喷在玉米上,以心叶为重点。

(5) 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kg,加水500kg-600kg,在雌穗苞顶开一小口,注入少量药液,1kg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

三、施药方式

1.颗粒剂丢芯:农户通常选用1%或3%辛硫磷颗粒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丢芯预防,虽说量大容易烧芯,但属于精准防治,持效期较长,缺点是费工费时,已逐渐被当代农户淘汰。

2、药剂喷雾:①防治药剂应优先选用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化学药剂。对于玉米螟发生重,或鲜食玉米、制种田等要求防控效果高的玉米田,上述技术可同时使用,并可在雌穗期再施药1次-2次防治蛀穗幼虫。在玉米心叶末期防治玉米的同时,混用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可兼防玉米大斑病,混用噻虫胺、噻虫嗪可兼防玉米蚜虫,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防病虫促增产。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如果为专杀钻心虫等害虫,选用杀虫剂时,应添加杀卵比较强的杀虫成分。

640.jpg

图2.玉米螟咬食玉米花丝。(2023年8月3日摄)